夜色如墨,将整个废土营地都浸泡在粘稠的死寂之中。
林舟没有立刻休息。
回到改装后的重卡内,他那张在阴影中显得格外立体的脸庞上,看不出丝毫疲惫,只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
地洞下的诡异景象,那仿佛活物般蠕动的菌毯和骸骨,像一根毒刺扎在他脑海深处,但他绝口未提。
在这片人命比纸薄的土地上,秘密是最好的武器,也是最坚固的铠甲。
他一言不发地从工具箱深处翻出那辆报废警用摩托“小蓝”的核心部件——车载警报器。
锋利的剥线钳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发出清脆的“咔哒”声,精准地将蜂鸣模块与高敏度震动传感器分离开来。
接着,他从一个标注着“电子垃圾”的铁盒里,捻起一块从报废移动POS机上拆解下来的微型芯片。
几根细如发丝的电缆在他灵巧的指尖下被迅速焊接,构成了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简易电路。
这,便是他根据一本旧世界残存的《行为心理学概论》和自己的精神异能,构想出的“情绪识别电路”。
他将这套拼凑起来的装置,用强力胶和扎带牢牢固定在驾驶室车顶的探照灯支架上,位置隐蔽而刁钻。
随后,林舟闭上双眼,眉心微蹙,一股无形的精神力如涓涓细流,缓缓注入那块微小的芯片之中。
“守铃,”他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仿佛在与一个新生的灵魂对话,“从现在起,感知恶意。”
话音刚落,那简陋的装置上,一颗微小的指示灯倏地闪过一抹幽蓝,紧接着,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沉稳有力的“滴答”声。
那声音,不像是机械的产物,反倒像一颗被激活的心脏,开始了它第一次搏动。
做完这一切,林舟的目光又落在了工具箱里那两把锈迹斑斑的十字螺丝刀上。
这是最常见的工具,却也即将成为他手中新的獠牙。
他想起了飞锤那近乎完美的平衡与动能转化,脑中迅速构建出新的改装思路。
他给螺丝刀的手柄末端加装了微型减震弹簧,又在刀身上缠绕了细密的磁力环,最后通过精神力在内部设定了“双轨交错飞行”的复杂模式。
点化的过程远比改造守铃要痛苦得多,庞大的精神力被强行压缩、塑形,灌入这两件凡铁之中,感觉就像有无数根烧红的钢针在反复穿刺他的脑髓。
林舟的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牙关咬得咯咯作响,但他眼神中的坚毅却未曾动摇分毫。
终于,当最后一丝精神力烙印完成,他猛地松了口气,整个人虚脱般靠在椅背上。
而那两把螺丝刀,则违反了所有物理定律,悄无声息地悬浮在他面前的半空中,刀尖对准不同的方向,呈一种完美的剪刀状交错旋转。
幽蓝色的微光在锈蚀的金属表面流转不定,如同蛰伏的凶兽睁开了双眼。
“巡钉,成形。”林舟的嘴唇有些发白,他抬起一根手指,轻轻一点,“夜间巡逻。以工具箱为中心,半径三米内,为禁区。任何未经我允许的靠近,格杀勿论。”
巡钉发出一阵细微的嗡鸣,仿佛在回应他的指令,随即化作两道模糊的影子,融入了车外的黑暗。
营地的另一端,李嫂和她的女儿小朵蜷缩在林舟临时在车尾搭建的简易帐篷里。
废土的午夜寒气逼人,小朵身上只盖着一张破旧的毯子,冻得嘴唇发紫,身体不住地颤抖。
她在半昏迷中,断断续续地呢喃着:“妈妈……冷……我想回家……”
李嫂用尽全身力气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试图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
但她的目光,却越过帐篷的缝隙,一次又一次地,不受控制地扫向那辆钢铁巨兽般的重卡。
更准确地说,是扫向驾驶室里那个隐约可见的工具箱方向。
那里,一把造型奇特的扳手正静静地躺在充电槽中,周身环绕着如同呼吸般明灭的蓝光。
飞锤。
她听营地里的人说过,林舟正是靠着这些会飞的、仿佛有生命的工具,才能在这片废土上活得如此滋润。
在李嫂眼中,那已经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某种“机械核心”,是这个冰冷世界里唯一的奇迹,也是……救活她女儿唯一的希望。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当午夜的钟声在每个人心中敲响时,万籁俱寂。
突然,驾驶室内,那被命名为“守铃”的装置,发出一阵几乎无法被人类耳朵捕捉到的低频嗡鸣——中度威胁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