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彻夜未眠,但仍打起精神,对众人说道:“我意先攻取大荔城,若能拿下,我们便能以此城为中心,攻略整个冯翊郡,若是进攻不顺,或是秦人调来了援军,再考虑南下不迟。”
他说得很坦率,其余几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既然主意已定,众军便开始忙碌起来,整理队伍,带上物资器械,来到大荔城下。
苻融同样是一夜未眠,将仅有的五千守军全部派上城头,又在城中征调了数千民夫,协助搬运物资。
关中之地,经过秦国数十年的经营,尤其是在苻坚上位之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轻徭薄赋,百姓们普遍对朝廷还是很拥护的。
谢玄策马来到阵前,登上刚刚搭建好的望楼,看着城头飘扬的大旗,知道是阳平公苻融在此。
与其他苻家人不同,苻融文武双全,且文治大于武功,他自小便聪明过人,长大后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以明察善断受到秦国朝野的一致推崇。
苻坚重用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品德,在苻家人争相反叛的大背景下,苻融的忠诚和直谏都是难能可贵的。
谢玄扫视了一圈高耸的城墙和严阵以待的守军,又结合刘裕的情报,很快就判断出城中守军不足万人。
这下他心里有底了,虽然城高防坚,但终归还是需要人来守的。
他们三支队伍加起来有五万多人,器械物资齐备,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夺取河西第一重镇的机会。
于是在秦军围攻华阴城的数日之后,渭水以北的晋军将目标对准了大荔城。
这是一场时间上的较量,就像王凝之担心的,如果都是攻城方胜利,那晋军其实是亏的。
但若是晋军先拿下大荔城,再南下救援华阴成功,那就是大获全胜。
身处前线的谢玄做出了他的判断。
攻城的第一日,照例是顶着城楼上的石弹和箭矢,晋军上前填平城外的一圈深沟。
双方都很淡定,晋军将牺牲和受伤的士卒拖到后方,继续填土工程,秦军则保持着有条不紊的反击节奏,在苻融的压阵下,守军并不见慌乱。
攻城开始的前两日,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的。
谢玄不停地派出斥候,打探各处的情报,但都没有秦人援军的消息。
这有点不正常,几千兵力就想守住大荔城,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尤其是看到城头的苻融,谢玄的心中再次升起不安,秦人就算要放弃大荔城,应该也不会将这位重臣弃之不顾。
这可是秦主苻坚的亲弟弟,公认的国之脊梁。
城外的深沟被填平后,各式攻城器械在晋军的护卫下,缓缓来到城下。
大军在城外列阵,诸将来到谢玄身前,听候命令。
谢玄甩甩头,摆脱思绪,压下不安,给众将进行分工,围三阙一,各司其职。
随着晋军的第一枚石弹砸到城墙上,攻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