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338章 将殒桐城上(第2页)

第338章 将殒桐城上(第2页)

武阳的当众认错与反思,反而让将领们更加敬畏和信服。

他们明白,这位主帅,正在从失败的灰烬中汲取着可怕的力量,变得更加沉稳,更加坚韧,也更加难以被战胜。

这项用三千将士鲜血换来的教训,沉重得足以压垮常人,却必将成为靖乱军未来征战天下最坚实的基石。

太湖之败带来的沉重阴霾,如同深冬时节挥之不去的浓雾,死死压在靖乱军大营上空,持续了数日之久。

营中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躁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沉默。

士兵们默默地擦拭着染血的兵刃,包扎着身上的伤口,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草药混合的苦涩气味,更深的,是一种失败带来的屈辱与难以排遣的愤懑。

中军大帐内,武阳与诸葛长明对坐良久,案几上那张巨大的庆州地图,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武阳的手指最终重重按在标志着黑石涧河谷的位置,那里被一道凌厉的朱砂红叉覆盖。

“荀仲业…老而弥辣。”

武阳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奇异地去除了所有新胜后的浮躁,沉淀下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此败,是我武阳亲手将机会送到了他刀下。他如今,定然以为我急于雪耻,会不顾后果,疯狂寻求决战。”

诸葛长明的羽扇无声轻摇,目光却锐利如针,缓缓点在地图上另一个点——“桐城”。

“主公所言,直指要害。荀仲业小胜一阵,正揣摩我军心态。他既料定我军心浮躁,急于求成,我们便…送他一个‘急于求成’看看。”

计策,在无声的眼神交汇中迅速成型。

接下来的几日,靖乱军营寨中有意无意地透出一股日益焦灼的氛围。

武阳故意在众将议事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耐与躁动,厉声斥责各部进军迟缓、督造器械不力,甚至上演了一出当众鞭挞一名因小事延误的运粮官的戏码(事后则密令军医好生医治,并予以厚赏安抚,晓以机密)。

各种“誓破桐城”、“与荀老贼决一死战”、“雪耻河谷”的激烈言论,被巧妙地通过各种渠道放了出去,甚至故意让几个“惊慌失措”的斥候将消息“泄露”给对方的游骑。

第五日,靖乱军主力大张旗鼓地拔营而起,旌旗招展,鼓号喧天,浩浩荡荡,毫不掩饰行军路线,直扑桐城之下。

到达之后,立刻投入大量人力,围绕着桐城外围,热火朝天地修筑围城工事、挖掘壕沟、树立栅栏。

大量的云梯、冲车、井阑被日夜赶制出来,排列在阵前,在冬日阳光下反射着森然寒光。

士兵们鼓噪呐喊,做出各种挑衅姿态,一副复仇心切、志在必得、即将不顾伤亡发动猛攻的架势。

桐城守军被这阵势吓得胆战心惊,求援的信使一拨接着一拨,拼命向庆城告急。

庆城,将军府内。

荀仲业接到雪片般飞来的桐城急报和关于靖乱军动向的详细谍报,捻须沉吟,目光深邃。

帐下有幕僚谨慎提醒。

“将军,武阳新败,锐气受挫,如今却如此大张旗鼓,倾力而来,举动反常,恐其中有诈。”

荀仲业却缓缓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自以为得计的锐光。

“不然。汝等只知兵法常形,未知人心之变。武阳此人,出身微末而骤登高位,凭借连战连捷,养成了骄狂之心。太湖一败,折其羽翼,伤其颜面,其心必然焦躁,其势必求速胜以稳固权威,挽回声望。强攻桐城,看似鲁莽急躁,却正合其当下心境!此非诈也,实乃其性情流露,是真急躁!”

他霍然起身,手指重重敲在桐城位置,断然道。

“此乃天赐良机,断不可失!武阳主力汇集桐城坚城之下,久攻必挫,兵士疲敝。我若遣一支精锐生力军,自外猛击其背,桐城守军窥得时机,再从内杀出,内外夹攻,必可重创其军,甚至…能将武阳主力一举歼灭于桐城之下!”

决心已定,不再犹豫。

荀仲业即刻点派麾下心腹大将冯坤,此人以勇猛稳健着称,命其率庆城守军中精心挑选的一万五千精锐步骑混合部队,火速出城,驰援桐城。

临行前,荀仲业特意叮嘱冯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