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注解说:“不见利不前,如风吹林,小动而大不移。”
李筌注解说:“如火燎原,无遗草。”
曹操注解还是一个字:“疾也。”
不动如山。
曹操注解说:“守也。”
《荀子?议兵篇》说:“圆居而方正,则如磐石然,触之者角摧。
(五)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难知如阴”,就像阴云蔽天,看不见日月星辰,其势不可测。
“动如雷霆”,姜太公说:“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瞬目。”
杜牧注:“如空中击下,不知所避也。”
曹操注:“量敌而后动也。”
《尉缭子》说:“权敌审将而后举。”
“悬权”,就是挂个秤砣,张预注解说,权量敌之轻重,审查将之贤愚,然后决定行动。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以夺心。
《司马法》说:“战以力久,以气胜。”
《尉缭子》说:“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杜牧注解说:“心者,将军心中所依赖以为军者也。
李靖说:“攻者,不止攻其城,击其陈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
【一】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梅尧臣注解说:“朝,言其始也;昼,言其中也;暮,言其终也。谓兵始而锐,久则惰而思归,故可击。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杜牧注解说:“司马法曰,‘本心固’。料敌制胜,本心已定,但当调治之,使安静坚固,不为事挠,不为利惑,候敌之乱,伺敌之哗,则出兵攻之也。”
曹操注:“正正,齐也。堂堂,大也。”
“邀”,是要攻击的意思。
(一)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莫迫,此用兵之法也。
诸葛亮说:“山陵之战,不仰其高。敌从高而来,不可迎之,势不顺也,引自平地,然后合战。”
梅尧臣注解说:“鱼贪饵而亡,兵贪饵而败。敌以兵来钓我,我不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