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争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军争”,曹操注解说:“两军争胜。”
曹操注解说:“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阵。”张预注解说:“合国人以为军,聚兵众以为陈。”
曹操注解说:“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叫辕门,以人为营叫人门,两军相对为交合。”
曹操注解说:“从始受命,至于交合,军争难也。”梅尧臣注:“自受命至此,最为难。”张预注解:“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
(一)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曹操注解说:“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曹操注解说:“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
张预注解说:“智者争之则为利,庸人争之则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
“举军”,“举”,就是全部,全军带着装备,兵马、盔甲、器械、粮草、辎重一起行动。
“委”,就是抛弃,抛弃辎重轻装前进。
“辎重”,装备、粮食、被服、物资,都叫辎重;“委积”,也是物资财货。
(二)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豫,同“与”。曹操注:“不知敌情谋者,不能结交也。”
曹操注解说,高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者为林,坑堑者为险,一高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就是湿地;众水所归不流者为泽,就是湖泊。所以要所有的地形都非常清楚,才能行军。
(三)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以利动”,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我们行动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焦虑、压力、贪欲或愤怒,而不是真正有利。
曹操注:“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李靖说:“兵散则以合为奇,兵合则以散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复归于正焉。”
(四)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李筌注解说:“进退也。其来无迹,其退至疾也。”
曹操注解说:“击空虚也。”
张预注解说:“其来疾暴,所向皆靡。”
李筌注解说:“整陈而行。
杜牧注解说:“徐,缓也。言缓行之时,须有行列如林木也,恐为敌人之掩袭也。”
曹操注解说:“不见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