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乾杀猪匠 > 第二百零六章 戴罪立功(第1页)

第二百零六章 戴罪立功(第1页)

汪如松双手握紧长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冰冷的铁柄硌得掌心发疼。他望着眼前十数名黑衣匪寇,为首几人手中长剑寒光凛冽,方才护卫们惨死的画面还在眼前晃——这哪里是寻常匪寇,分明是身手顶尖的高手!他心里只剩一片绝望,知道眼下根本没有破局的可能,反抗不过是白白送命。

“识相的就把银票交出来,我留你们一条活路。若是顽抗,今日这山道,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为首的匪寇手腕一翻,长剑挽出个漂亮的剑花,剑尖斜指地面,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显然不想再浪费时间。

汪如松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盯着地上护卫的尸体看了片刻,终是咬了咬牙,“哐当”一声将长刀丢在地上。他伸手入怀,心一横,一把将夹袋扯出来,狠狠丢向匪寇首领:“银票都在里面!说话算话!”

匪寇首领伸手接住夹袋,手指一捏便知厚度,打开一看,一沓崭新的银票躺在里面,每张都印着“一千两”的朱红大字。他眼底闪过一丝满意,随手将夹袋塞进怀中,冷声道:“搜!”

两名匪寇立刻上前,粗鲁地翻查汪如松和剩下两名护卫的身,又去搜死去护卫的遗物,最后只摸出数十两碎银和一张百两小额银票。“头,就这些,像是他们的路费。”

“看在你们老实的份上,这些就留着给你们买棺材。”为首的匪寇瞥了眼地上的碎银,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我劝你们,最好赶紧跑路——丢了张大人的银票,你们以为还能活?”话音落,他大手一挥,“走!”十数名匪寇转身就往深山里撤,动作干脆利落,连地上的战马都没多看一眼,显然是怕留下任何痕迹。

汪如松僵在原地,冷汗顺着脊梁往下淌,心彻底凉了——这伙人显然早有预谋,连退路都算好了,往深山里一钻,就算张亥带大军来搜,也未必能找到踪迹。一万两银票,就这么没了。

“先生,我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两名护卫声音发颤,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可一想到要回嵩州见张亥,又瞬间慌了神——那可是一万两,张亥不剥了他们的皮才怪。

“回去?就这么回去,你我三人都得死。”汪如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二位兄弟若是信得过我,就听我安排,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心里清楚,自己是这次差事的负责人,真要追责,他首当其冲。可他有家有口,不能像匪寇那样说跑就跑,只能想办法补救。

“信!我们当然信先生!”两名护卫连忙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欣喜——只要汪如松肯牵头,他们就有希望。当初张亥特意交代过,让他们一切听汪如松的,真出了事,汪如松的责任也更大,他们或许能借着“听从安排”的由头,从轻发落。

“好,先把死去兄弟的尸体抬到路边,找些树枝盖好,咱们往回走。”汪如松叹了口气,看着地上冰冷的尸体,心里满是愧疚——这些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如今却横死山道,不知道他们的妻儿能不能拿到抚恤。

而另一边,深山密林中,黑衣匪寇们解下了脸上的黑面巾,为首之人正是情报司的梅无剑。他穿着一身劲装,腰间佩剑还沾着血迹,眼神锐利如鹰。如今的情报司早已不是当初只有师兄弟四人的小队伍,不仅笼络了数十名江湖好手,还在各州府安插了数百名眼线,织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

“师弟,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了。”梅无剑从怀中摸出那张一万两银票,递给身边的风逸尘,语气平淡,“这笔钱归情报司,用作后续的开销。”

风逸尘接过银票,小心地塞进怀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放心吧师兄,鱼饵已经下好,就等张亥这条大鱼上钩了。”他挥了挥手,“弟兄们,按原计划撤,别留下任何痕迹!”

嵩州防御使衙门的大堂里,张亥的怒火几乎要烧穿屋顶。他看着跪在地上的汪如松,气得额角青筋暴起,上前就是一脚,狠狠踹在汪如松胸口:“一万两!你就这么给我弄丢了?!”

汪如松好歹也是练过武艺的,下意识地用双手挡在胸前,可还是被踹得连连后退,“噗”地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青砖地上,格外刺眼。他感觉五脏六腑都像翻江倒海般疼,却不敢有丝毫怨言,连忙趴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将军饶命!属下有办法戴罪立功!求将军给属下一个机会!”

“戴罪立功?”张亥气极反笑,指着汪如松的鼻子骂道,“一万两!本官去哪再弄一万两?这高利贷我怎么还?本官的前程全被你毁了!”他恨不得再踹上去,可终究还是忍住了——汪如松死了,就更没人替他办事了。

“大人,真的有机会!”汪如松赶紧抬头,脸上满是急切,“之前在鸣皋山脚的客栈,属下听闻有人要去邓州盗掘前朝大墓!属下已经让魏远和井堪留在那里盯梢,只要那伙人一出现,就能拿下!前朝的陪葬有多丰厚,大人您是知道的,据说那墓的规制不小,只要能把里面的财宝弄到手,别说一万两,您的前程也能续上!若非为了把这个消息带回来,属下早就跟匪寇拼命了,哪还敢厚着脸皮回来见您!”他几乎把脸贴在地上,既显得诚惶诚恐,又能在张亥再动手时,护住要害。

“前朝大墓?邓州?”张亥的怒火稍稍压下去一些,眼神里多了几分疑虑,“你早前怎么不说?莫不是为了保命,编瞎话糊弄本官?”

“大人,属下也是在客栈才听闻的,原本没当回事。可如今银票被劫,误了大人的前程,属下才想到这茬,这是唯一的补救机会啊!”汪如松赶紧把在客栈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连连老伯的担忧、连槐要去邓州的细节都没落下。

张亥心里盘算起来——那客栈他知道,老板连老伯是清白人家,还有亲戚在衙门当差,这事不难核实,汪如松应该不敢撒谎。而且他也清楚,自己之前为了买官四处打点,行事确实不够隐秘,被有心人盯上也不奇怪,这次被劫,倒也不全是汪如松的错。

“你想怎么做?”张亥缓缓走到太师椅前坐下,手指敲击着扶手,若是真能拿到大墓里的财宝,不仅能还上高利贷,还能继续疏通关系,这买卖划算。

“大人,那连槐和他的同乡不过两人,就算进了大墓,也带不走多少财宝。”汪如松赶紧说道,“人都想衣锦还乡,他们得了财宝,肯定会回嵩州。属下带人在客栈附近埋伏,只要他们出现,立刻拿下,不给他们声张的机会。到时候,咱们再带齐人手去邓州,把大墓里的财宝尽数挖出来,献给大人!”

“你要多少人手?”张亥沉吟片刻,觉得这计划还算靠谱。只是他也知道,前朝大墓大多有机关,普通人进去就是送死,连槐能活着出来,说不定只是运气好。

“至少十人,都得是身手好、嘴巴严的,不能让邓州官府察觉。”汪如松说道,他心里清楚,真要挖大墓,说不定会死人,多带些人手才能应对意外。

“本官给你十五人,再配上弓弩。”张亥站起身,眼神坚定,“只有一个要求,把财宝全带回来。若是最后剩下的财宝,除去疏通关系的费用,剩下的,你们分一半当奖励。”他怕人手太多,财帛动人心,到时候有人带着财宝跑路,他在嵩州根本管不了邓州的事。

“属下愿为大人效死!”汪如松连忙磕头,心里松了口气——只要能挖到财宝,他不仅能戴罪立功,还能赚一笔,这趟险没白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