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弦”,叶络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正是他现在所理解的、那些由古神们所执掌的、构成世界万物运转规律的……“规则”!稳定、崩坏、生命、凋零、空间、时间……这些都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
笔记继续向下延伸,逻辑链条严丝合缝,充满了令人战栗的美感。
而凡人在濒临死亡或陷入某种极端情绪(如极致的爱、刻骨的恨、无尽的绝望、或是想要守护一切的宏大执念)的漩涡之中时,所产生的那些强大到足以在现实世界引发异象的“执念”,其真正的作用,并非是创造力量,而更像是一个最高效、最精准、也最不计代价的“调频器”!
它能够强行地、在百万分之一秒都不到的瞬间,将一个生命体自身那一道独一无二的、承载了其一生所有信息与特质的灵魂“超弦波”的振动频率,精准地、毫不偏差地,调整到一个特定的频率上。这个频率,完美地、不可思议地,与周围环境中,某一片因为原初执掌者“古神”陨落而处于无主漂流状态的“规则碎片”的固有振动频率,完全一致!
当两个频率完全一致的波相遇时,便会产生“共鸣”现象。
在物理世界,共鸣,通常意味着能量的急剧放大和传递,比如着名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在微风中崩塌的事件,就是因为风的频率与桥的固有频率产生了共鸣。
而在灵魂与规则这个更加神秘、更加底层的层面,共鸣,则意味着……
**融合!**
看到这里,叶络只觉得一道闪电在脑海中炸开,照亮了过去所有的迷雾!
这一个简单的、却又无比精妙的假说,如同解开一切谜题的万能钥匙,瞬间就从最底层的理论层面,完美地、毫无瑕疵地解释了——为什么“灵魂遗蜕”的能力,一旦形成,就几乎是恒定的,无法被轻易地改变或增减其属性。
他想起了自己融合过的那些遗蜕。“长日将尽”的空间跳跃,“暗影之隙”的吞噬储存……这些能力都是固定的。他可以增强对能力的掌控,提升能量输出,但却无法让“长日将尽”生出火焰,也无法让“暗影之隙”具备治疗效果。
原来,是因为在共鸣与融合发生的那一刻,那个凡人的灵魂之“超弦波”,就已经与那片特定频率的“规则碎片”之“世界弦”,彻底地、不可逆转地“锁定”在了一起!它们合奏出了一段固定的旋律。
除非有更加强大的、足以从根源上撕裂这种超维度锁定的外力进行干涉(比如另一个遗蜕的吞噬),否则,这种超维度的共鸣状态,将会一直持续到遗蜕本身因为能量耗尽、或是被外力彻底摧毁为止。这也就是为何,遗蜕持有者死后,遗蜕会重新具现化,因为那份“锁定契约”依然存在,只是失去了驱动它的“灵魂”而已。
“原来……是这样……”叶络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震撼后的沙哑。
他感觉到,自己仿佛正透过母亲那双仿佛能洞穿万物本质的眼睛,看到了一个远比他之前所认知的,更加精妙、更加有序、也更加……符合某种更高层次“物理法则”的超凡世界。超凡,并非毫无逻辑的奇迹,它只是遵循着一套更加宏伟、更加底层的规律。
他的心神激荡,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继续向下看去。
很快,叶络就看到了笔记中,那个他曾经认为最离谱、最天马行空、甚至一度怀疑是母亲在日复一日的巨大研究压力之下,为了寻求精神解脱而幻想出来的、关于“世界弦理论”的假说。
母亲在文中,用一种更加大胆、也更加富有想象力的、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她眼中的整个宇宙——
她认为,我们的整个世界,从宏观的宇宙星辰、星系运转、时空结构,到微观的基本粒子、夸克胶子、能量传递,其存在的本质,都是由无数条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用双手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的、以不同频率和振幅振动着的“世界之弦”(即世界的根本规则),按照某种无比精妙、充满了和谐之美的神圣规律,共同交织、共鸣、振动,从而演奏出来的一首……
宏伟壮丽的、永不停歇的……**宇宙“乐章”!**
而那些来自维度之外的、“外神”的入侵,那些被他母亲称之为“界外灾厄”的恐怖存在,其本质,就是一些不和谐的、充满了恶意与衰变特性的、试图强行打乱整个乐章优雅节奏的……刺耳**“噪音”!**
这种“噪音”,不是简单的声音,它是一种“反旋律”,一种能够污染、侵蚀、甚至让“琴弦”本身发生朽坏的、带有毁灭性信息的振动。
那么,那些伟大的古神们的“神陨”,其本质,也就昭然若揭了。
那便是,这首神圣乐章之中,某些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如同定音鼓、如同主音提琴、如同定海神针般的“主旋律”与“和弦”的……
**崩坏与断裂!**
“轰——”
叶络的大脑一片轰鸣,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地、无情地粉碎,然后又以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清晰的方式,重组成型。
在这一刻,叶络才终于、也彻底地明白,在他的母亲,苏韵,那宏大而又深邃到令人战栗的研究体系之中,“灵魂遗蜕”,究竟处在一个怎样渺小、怎样……微不足道的地位。
它们,根本就不是母亲研究的核心,甚至连重要的研究对象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