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747集 秘典新解素问发现长生隐患(第1页)

第747集 秘典新解素问发现长生隐患(第1页)

暮色漫过青阳城的飞檐时,最后一缕霞光正沿着青阳观丹房的瓦当往下滑。素问刚将最后一片晒干的“凝露草”收进沉香木匣,指尖还沾着草药清苦的气息,窗棂外便传来三下轻叩——力道沉稳,节奏匀净,是玄清真人独有的叩门方式。

她转头时,正见玄清立在廊下,素色道袍下摆沾着未干的夜露,鬓边还别着半片被风吹落的银杏叶。老人手中捧着个缠满铜锈的木盒,盒面刻着北斗七星纹,铜绿在暮色里泛着暗哑的光——那是三日前弟子们从西郊古墓的玄冰棺旁取出的上古秘典《长生真诠》,出土时周身裹着层薄霜,似是藏了千年的寒气。

“匣中书页似有异动,你且看看。”玄清将木盒轻推到案上,指腹反复摩挲着盒角磨损的纹路。案上的烛火忽然晃了晃,素问解开缠在盒上的朱绳时,指尖竟泛起一阵刺骨的凉,仿佛触到了寒冬的冰面。待她掀开盒盖,泛黄的书页竟自动簌簌翻动,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着,最终停在夹着半片龟甲的那一页。

纸上的朱字早已褪成淡粉色,唯有龟甲边缘的刻痕泛着细碎的淡金。素问将龟甲凑到烛火下,眯眼细看,只见刻痕里藏着几行极小的篆字,是从未见于传世版本的补注:“以灵脉为引,噬生魂固元,寿延千载,必遭天谴。”

“这……”素问猛地攥紧龟甲,指节泛得发白。她研究《长生真诠》三年,从最初在藏经阁找到残卷,到如今见到完整孤本,一直以为这是本记载吐纳炼丹、教人延年益寿的古籍,却从未想过竟藏着这般阴毒的字句。正怔忡间,门外突然传来弟子阿桃急促的脚步声,小姑娘的声音带着哭腔:“先生!东市张老员外今早暴毙了,他家仆说……说尸身连半点生机都没了,像是被抽走了魂魄!”

素问心头一沉,抓起龟甲便往外走。张老员外半月前还来观里求过延年药方,当时老人精神矍铄,还笑着说要陪孙儿考童生,怎会突然暴毙?她跟着阿桃穿过青阳街时,天已全黑,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起来,唯有张家大门挂着白幡,风一吹,幡角扫过门前的石狮子,簌簌地响。

灵堂里挤满了人,空气中混着香灰和哭嚎的气息。张老员外的尸体停在正屋的门板上,盖着层素色锦被,只露出一张蜡黄的脸。他双目圆睁,瞳孔里像是蒙着层白雾,嘴角却残留着一丝诡异的笑意,像是死前见到了什么极乐之事。素问蹲下身,指尖刚触到老人的腕脉,便觉一股寒气顺着指尖往上爬,钻进小臂的经脉里,像是有无数细虫在骨头缝里钻动。

“昨夜可有异常?”她起身问守在一旁的张府管家。老管家颤巍巍地抹了把眼泪,摇头道:“老爷昨夜晚饭时说要闭关修炼,不许任何人打扰,还把书房的门从里面锁了。今早仆役送水时,喊了半天没应声,撞开门才发现……人已经没气了。”

修炼?素问心头咯噔一下,急忙追问:“老爷是否有一本古旧的书册,封面刻着北斗纹,纸页泛着黄?”管家愣了愣,随即点头:“是啊!上月老爷从一个游方道士手里买了本旧书,说是能教人长生,回来后天天锁在书房里看,连夫人都不让碰。”

她立刻跟着管家往书房去。书房的门还留着撞开的裂痕,书桌上摆着盏没熄的油灯,灯芯烧成了焦黑的疙瘩。书架最上层果然摆着一本和木盒中一模一样的《长生真诠》,只是封面多了几道深浅不一的裂痕,像是被人反复摔过。

素问伸手取下书册,刚翻开第一页,便见最后几页的空白处写满了批注。字迹从最初的工整清秀,逐渐变得潦草狂乱,最后几行甚至还沾着褐色的血迹:“初练吐纳术,引气入丹田时,似有异物噬咬经脉,却觉精力倍增,耳聪目明……七日後,见家中仆役路过,竟想取其生气补己……昨日见小儿房中火光,脑中忽生恶念,若非夫人唤我,恐已铸成大错……”

素问倒吸一口凉气,指腹抚过带血的字迹,只觉一阵寒意从脚底窜上来。原来补注里的“噬生魂固元”并非虚言,张老员外显然是修炼了秘典中的邪术,初期靠吞噬自身精气维持活力,可随着修炼加深,竟开始觊觎他人的生机。可他为何会突然暴毙?

她急忙翻回夹着龟甲的那一页,借着油灯的光仔细查看,才发现补注末尾还有一行极小的刻字,藏在龟甲的裂纹里:“噬魂过百,灵脉崩裂,魂飞魄散。”

“先生!不好了!城外又出事了!”阿桃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带着哭腔,“李铁匠家的小儿子不见了,只留下一件染血的衣裳,衣裳上还沾着奇怪的金粉!”

金粉?素问猛地抬头,想起龟甲上泛着淡金的刻痕,抓起书册便往外跑。李铁匠家住在城郊的破庙里,她赶到时,只见李铁匠瘫坐在庙门口的石阶上,双手抓着头发,泪水混着脸上的泥土往下淌。庙门旁的地上铺着件染血的粗布衣裳,是孩子常穿的那件,衣角沾着的金粉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和龟甲上的颜色分毫不差。

“昨夜我起来喂马,听见庙里有动静,”李铁匠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提着灯往里面跑,只看见一道黑影抱着小儿往东边跑,那黑影身上还冒着金光,脚底下像是踩着风,我追都追不上……”

素问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东边是一片荒林,林子里的树木长得歪歪扭扭,枝桠在月光下映出张牙舞爪的影子。她让阿桃留下安慰李铁匠,自己则提着剑往荒林去。刚走进林子,便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气,混着腐烂树叶的味道,让人胃里发紧。

地面上留着一串奇怪的脚印——脚印很小,像是女子的尺码,却每个都嵌着五瓣梅花纹,纹路里还残留着点点金粉,像是某种法器留下的痕迹。素问顺着脚印往前走,越往深处,血腥味越浓,隐约还能听到一阵低低的诵经声,断断续续的,像是从地底传上来。

走到林子中央的老槐树下时,诵经声突然停了。素问躲在树后探头望去,只见树下坐着个穿黑袍的道士,怀中捧着本《长生真诠》,膝边躺着个昏迷的孩子,正是李铁匠的儿子。道士的指尖泛着金光,正缓缓往孩子的头顶探去,孩子的脸色越来越白,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而道士的面色却愈发红润,连鬓边的白发都似是黑了几分。

“住手!”素问拔剑出鞘,剑气划破夜空,惊得林子里的夜鸟扑棱棱飞起。黑袍道士猛地转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竟是三个月前以“云游修行”为由离开青阳观的清玄子!

“素问师妹,别来碍事。”清玄子冷笑一声,指尖的金光更盛,几乎要将孩子的脸罩住,“此子八字纯阳,是百年难遇的固元容器,待我吸尽他的生机,便能再活五百年。你若识相,便乖乖退去,他日我得道成仙,还能带你一起长生。”

“你可知噬生魂必遭天谴?”素问举剑指向他,声音里满是怒意,“东市张老员外就是先例!他修炼邪术,觊觎他人生机,最终落得个灵脉崩裂、魂飞魄散的下场,你还要重蹈覆辙吗?”

“天谴又如何?”清玄子猛地起身,怀中的书册掉落在地,“我已活了九十载,眼看就要油尽灯枯,若不抓住这最后的机会,难道要等着化作一抔黄土?只要能长生,纵使魂飞魄散,我也认了!”

他突然从袖中取出一把金色的匕首,匕首上涂着和龟甲同源的金粉,在月光下泛着刺眼的光。清玄子脚步一错,直扑向膝边的孩子,匕首朝着孩子的心脏刺去。素问急忙挥剑格挡,“当”的一声脆响,匕首与长剑相撞,迸出的火花落在地上,竟将枯草烧出一片黑色的印记,还带着股焦糊的异味。

缠斗间,清玄子突然闷哼一声,一口鲜血从嘴角溢出来。他捂着胸口,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尖的金光正在慢慢褪去:“怎么会……我的灵脉……为何会疼……”

素问趁机一剑挑飞他手中的匕首,匕首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刚要上前,却见清玄子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像是被风吹散的烟雾。“不可能……我明明只吸了九个生魂……还没到百个……”他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里,只留下一本《长生真诠》落在地上。

素问急忙蹲下身,抱起昏迷的孩子。她探了探孩子的鼻息,还好气息虽弱,却很平稳,只是生机受损,回去后用“凝露草”熬汤补补,应该就能恢复。她捡起地上的书册,刚翻开最后一页,便见原本空白的地方,竟自动浮现出几行墨色的字迹,像是有人用无形的笔在纸上书写:“长生者,非逆天而行,乃顺天应命。若以邪术强求,纵得千载寿元,亦不过是行尸走肉,无半分活气。”

回到青阳观时,天已微亮。东方的天空泛起淡淡的鱼肚白,丹房的窗棂被染成了浅金色。玄清真人早已在殿中等候,见她抱着孩子回来,一直紧绷的脸色终于松了口气:“看来你已明白秘典的真意了。”

素问将龟甲和书册放在案上,轻声道:“从前我总以为长生是世间至善,人人都想求之。如今才知,违背天道的长生,竟是最大的隐患。它会让人迷失心智,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最终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怪物。”

玄清拿起案上的龟甲,只见上面的刻痕正在逐渐变淡,淡金色的光芒一点点褪去,像是正在回归沉寂:“这补注本是上古仙人留下的警示,怕后人误入歧途。如今隐患已除,它也该消散了。”

话音刚落,龟甲突然化作点点金光,像萤火虫似的,缓缓融入书册之中。素问伸手拿起书册,翻开一看,原本那些阴毒的字句已消失不见,只剩下平和的吐纳之术,字句间满是劝人向善的道理。扉页上还多了一行朱字,字体温润,像是带着暖意:“真正的长生,非岁月绵长,乃心怀善念,与世同存。纵只活一日,若能行好事、积善德,亦胜过千载虚寿。”

窗外的朝阳终于爬过屋檐,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暖得像人间的烟火。素问轻轻合上书册,将它放进沉香木匣里。她知道,从今往后,《长生真诠》不再是引人误入歧途的邪典,而是指引世人向善的明灯。而她,也终于明白,所谓长生,从不是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是让每一段时光都活得有意义,让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温度。

阿桃端着熬好的“凝露草”汤走进来,轻声道:“先生,孩子醒了,正吵着要找爹爹呢。”素问点点头,跟着阿桃往偏殿去。晨光里,孩子的笑声清脆,像是能驱散所有的阴霾。她望着窗外的朝阳,忽然觉得,这样的人间,比任何长生都要珍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