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642集 招揽贤才(第1页)

第642集 招揽贤才(第1页)

咸阳宫的铜壶滴漏刚过巳时三刻,李斯捧着一卷竹简站在丹墀下,望着阶前整齐排列的三十余名士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初入咸阳时的模样。那时他背着包袱站在城门外,望着"咸阳"二字的夯土城墙,手心的汗浸透了怀里的《谏逐客书》草稿。

"李相,"侍中在侧轻声提醒,"陛下已在偏殿等候。"

李斯回过神,目光扫过阶下众人。这些人中有须发斑白的老者,也有面含青涩的少年,衣衫样式各异,口音更是南腔北调——有楚地士子的婉转,有燕赵男儿的铿锵,甚至还有几位西域装束的异客。他微微颔首,转身向偏殿走去时,袖中的手指不自觉摩挲着一枚犀角印。

嬴政正对着沙盘摆弄列国疆域模型,听到脚步声便直起身。玄色冕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窗棂投下的光斑里浮动,他指着沙盘东侧:"临淄来的那批儒生,昨日在驿馆争论封禅礼仪,你可知晓?"

"臣已听闻。"李斯躬身道,"为首的淳于越主张沿用古礼,认为应效仿周制封泰山、禅梁父。"

嬴政冷笑一声,抬脚碾过沙盘里的泰山模型:"周室东迁后,连洛邑都守不住,他们的礼仪能保大秦万世?"他忽然话锋一转,"那个从巴蜀来的李冰后人,今日可来了?"

"李二郎已在阶下等候。"李斯呈上一卷名册,"此人年方弱冠,却改良了蜀地的筒车,据说能让灌溉效率翻倍。"

嬴政接过名册时,指尖在"李二郎"三个字上停顿片刻。三年前灭楚之战,秦军在淮水南岸因粮草转运不及险些溃败,那时他便知,能让沟渠通于天下者,比持戟百万更难得。

偏殿外的青石地上,李二郎正攥着怀里的图纸卷。麻布衣衫上还沾着蜀地的红泥,他偷偷抬眼望向檐角的飞兽,忽然被身后一声轻咳惊得缩回脖子。

"小兄弟是第一次来咸阳?"身后传来温和的问话。

李二郎转身见是位身着褐衣的老者,腰里别着个铜制的算筹袋,连忙拱手:"晚辈李二郎,自成都来。"

老者哈哈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老夫陈算,从临淄来的。听说你改良了筒车?"

"只是略作改动。"李二郎脸颊发烫,"把原来的竹制叶轮换成了铜铁混合,在水流湍急处也能用。"

陈算眼睛一亮,拽着他蹲在地上,用手指蘸着水渍画起来:"那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把叶轮改成八面?老夫算过,八面叶轮的受力更均匀。。。。。。"

两人正说得投机,忽然听到内侍高声唱喏:"陛下召见——"

李二郎跟着众人走进偏殿时,心脏差点跳出嗓子眼。直到嬴政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才猛地想起临行前父亲的叮嘱,慌忙跪下呈上图纸:"陛下,这是蜀地新制的水转大纺车图样,一昼夜可纺丝百斤。。。。。。"

话音未落,忽有士子高声道:"陛下!治国当以礼乐为先,奇技淫巧只会让百姓耽于功利!"

李二郎抬头见是位高冠博带的儒生,正是昨日在驿馆争论的淳于越。他顿时涨红了脸,正要反驳,却听嬴政开口了。

"淳于先生以为,当年大禹治水,用的是礼乐还是疏浚之法?"嬴政的声音不高,却让殿内瞬间安静,"商鞅变法时,若不是墨家弟子改良了耕牛轭具,关中如何能一年增粮百万石?"

淳于越脸色发白,却仍强辩:"可。。。。。。可孔圣人曰。。。。。。"

"孔圣人没见过大秦的驰道,也没见过郑国渠。"嬴政打断他,拿起李二郎的图纸,"你说这纺车一昼夜能纺丝百斤?"

"是!"李二郎挺直腰杆,"晚辈在蜀地试验过,只需两人看管,效率是旧式纺车的十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