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缚治下:战后重生记
林缚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那片刚从战火中挣脱出来的土地,眉头微蹙。秋风卷起地上的枯叶,也卷起了他心中的思绪。几个月前,燕军的铁蹄踏碎了这里的宁静,如今硝烟虽散,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断壁残垣在田野间零星散落,原本肥沃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长满杂草,偶尔能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面黄肌瘦地在废墟中翻找着什么,眼神里满是对生活的迷茫。
“大人,城外巡查的士兵回来了,说南边的几个村子里,已经有百姓开始吃树皮了。”副将赵虎走上城楼,声音里带着几分沉重。
林缚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纹路被他摩挲得发亮。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赵虎:“传我命令,打开粮仓,先给那几个村子的百姓送去一批粮食,不能让他们饿死。”
“可是大人,咱们的存粮也不多了,还要留着给军队……”赵虎有些犹豫。
“军队的粮食可以再想办法,但百姓不能等。”林缚打断他的话,“你想想,若是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我们守着这片土地还有什么意义?”
赵虎低下头,拱手道:“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办。”
看着赵虎离去的背影,林缚再次望向城外。他知道,送粮食只是权宜之计,要想让这片土地真正活过来,必须得让百姓有谋生的门路,让经济重新运转起来。
开荒种田:播撒希望的种子
三日后,林缚召集了辖区内所有村庄的里正。这些里正都是各村德高望重的老人,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也带着对未来的忧虑。
“各位乡亲,”林缚坐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目光扫过众人,“如今战事已平,但咱们的日子还得过下去。我知道大家现在都很难,可光靠官府接济不是长久之计。”
台下的里正们窃窃私语,有人忍不住问道:“林缚大人,您有什么法子?现在地里的收成连种子都不够,咱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林缚站起身,声音洪亮:“我给大家指条路——开荒!咱们这里有不少荒地,只要肯下力气,就一定能种出粮食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为了鼓励大家开荒,我宣布几条政策:第一,凡是新开垦的荒地,三年内不用缴纳赋税;第二,官府会免费给大家提供种子和农具;第三,要是谁家劳动力不够,官府可以组织士兵帮忙。”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炸开了锅。里正们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要知道以前开荒不仅要交税,种子和农具都得自己想办法,现在官府居然什么都包了,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大人,您说的是真的?”一个头发花白的里正颤声问道。
“我林缚向来说一不二。”林缚斩钉截铁地说,“只要大家肯努力,我保证明年这个时候,大家都能吃上饱饭。”
里正们纷纷起身,对着林缚深深一揖:“多谢大人!我们这就回去告诉乡亲们,让大家都动起来。”
没过几天,城外的荒地上就热闹了起来。百姓们拿着官府发放的农具,在田地里忙碌着。有的在翻土,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挖渠引水,虽然每个人的脸上都还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希望。
林缚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田地里看看。他看到一个名叫王二的汉子,正带着一家老小在地里忙活。王二的房子在战争中被烧毁了,一家人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可他干活的时候却格外卖力。
“王二,歇会儿吧。”林缚递给他一碗水。
王二接过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说:“多谢大人关心,我不累。只要能种出粮食,以后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林缚看着他黝黑的脸上那朴实的笑容,心里也踏实了不少。他知道,这些百姓就像田地里的种子,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和雨露,就能顽强地生长起来。
招徕商人:激活市场的活力
随着开荒工作的顺利进行,林缚又把目光投向了商业。他清楚地知道,光靠农业还不足以让这片土地真正繁荣起来,必须得让商品流通起来,让市场活跃起来。
可现在辖区内的集市早就因为战争而荒废了,别说外地商人,就连本地的小商贩都寥寥无几。林缚决定亲自去周边的城镇招徕商人。
他带着几个随从,先是去了邻近的青州。青州因为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商业还算繁荣。林缚一到青州,就去拜访了当地最大的商人张万贯。
张万贯是个精明的中年人,听说林缚是来邀请他去做生意的,脸上露出了怀疑的神色:“林缚大人,不是我不给您面子,实在是您那里刚打完仗,一片狼藉,我要是把货物运过去,怕是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啊。”
林缚早有准备,他拿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张老板,我知道您有顾虑,所以我带来了我们那里的招商政策。凡是到我们辖区做生意的商人,第一年免征赋税,第二年赋税减半;官府还会免费提供商铺和仓库;要是货物在运输途中遇到麻烦,官府会出面解决。”
张万贯接过文书,仔细看了起来。越看,他的眼睛越亮。这些政策简直太优惠了,就算是在青州,也没有这样的好事。
“大人,您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张万贯有些激动地问道。
“绝无虚言。”林缚说,“我知道现在我们那里条件不好,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好起来的。张老板是个有眼光的人,应该能看到这里面的商机。”
张万贯沉思了片刻,一拍大腿:“好!林缚大人如此有诚意,我张万贯就赌一把。我这就准备货物,明天就带着商队过去。”
有了张万贯带头,其他商人也纷纷动心。林缚又去了几个邻近的城镇,用同样的办法招徕了不少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