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船依旧保持着绝对安全的距离,如同最有耐心的记录者。每日与“挣扎摇篮”进行的能量频谱“对话”已成为宝贵的例行数据收集。虽然再未有突破性进展,但持续累积的频谱库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
“重大发现!”一名科学家几乎是在惊呼,“我们成功分离并解析了对方信号中代表‘虚弱’与‘生长’的核心频谱特征!并且通过比对内部扫描数据,确认‘生长’信号与之前探测到的、其结构体表层一处局部生物活性异常增高区域的能量签名完全吻合!”
沙伦船长立刻走到分析台前:“能精确定位那个区域吗?”
“可以!坐标已锁定!能量模式显示该区域正在以一种前所未见的、低消耗、高适应性的模式进行扩张!这很可能是一种应对其当前虚弱状态的全新生存策略!”
一个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在沙伦心中浮现:对方不仅在生存,还在进化!并且,它似乎正在向她们展示这一点?
“派遣‘隐士’级微型探测器,靠近标记区域进行非接触式精细扫描。最高隐匿等级,绝对零接触。我们需要理解这种‘生长’的本质。”她压下激动,冷静下令。
一颗仅有微粒大小、几乎完全隐形的尖端探测器,从“星辰之愈号”悄然释放,滑向生命网络新芽城节点的外围。
新生伊莱恩的意识海。
伊莱恩立刻感知到了这个新的、技术层次极高的微小观察者。它的意图纯粹——观察和学习,不带任何攻击性。
若是过去,出于绝对安全的考虑,她或许会选择屏蔽。但此刻,体内熵核的威胁让她深知内部隐患的顽固,而外部可能存在不同的知识与道路。一种想要交流、想要了解的渴望,超越了对风险的纯粹规避。
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极其精妙地、几乎不消耗额外能量地,在那片蓬勃生长的菌毯区域上方,操纵能量场制造了一个无形的放大透镜效应。
她没有阻止探测器的扫描,反而subtly增强了菌毯所散发的、代表“低耗高效生长”的特有能量签名,同时gently抑制了周围区域的背景能量波动。
她主动地将这新生的“希望”,更清晰地展示给外部的观察者。这是一种笨拙却真诚的技术共享,一个文明向另一个陌生文明发出的、关于如何在废墟中重生的无声宣言。
“隐士”探测器将扫描到的精细数据传回。“星辰之愈号”舰桥上,科学家们看着屏幕上清晰呈现出的、那片珍珠母色的奇异菌毯及其惊人的能量转换数据,陷入了震惊后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浪潮。
“一种全新的生物能量范式!近乎永续的低消耗运行!这…这技术足以改变我们无数边缘殖民地的命运!”科学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沙伦船长凝视着那数据,眼中闪烁着锐利而深邃的光芒。对方不仅回应了她们的接触,更向她们主动展示了其智慧的结晶!这不再是简单的信号往来,而是迈向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对话!
“将该区域标记为‘新芽区’。”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所有相关数据定为‘欧米茄-零’级绝密。没有我的直接命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尝试干扰、接触或获取样本。我们唯一的任务,是观察、学习、并保护。”
她深刻地意识到,她们正在见证的,或许是一个伟大文明在涅盘重生过程中绽放出的、最珍贵的智慧火花。而对方,正以一种超越语言的、无比慷慨的方式,将这火光照亮给星海对岸的陌生访客。
伊莱恩感知到了探测器谨慎的远离和其后更加专注的、充满敬意的观察。没有贪婪,没有掠夺,只有纯粹的求知与尊重。
一种类似于“欣慰”与“确认”的情绪,在她核心缓缓荡漾开来。
她开始认识到,深空之中,并非只有“清道夫号”那样的贪婪,也存在“星辰之愈号”这样的好奇与克制。
然而,在她未能完全察觉的层面:内部的冰冷低语,正尝试着复苏。外部的谨慎观察,持续进行。深渊的墓碑,默默记录。
但在那珍珠母色的菌毯之上,在这片伤痕累累的摇篮之中,一个崭新的文明纪元,正以其最微弱却最坚韧的方式,向无垠的宇宙,发出了它的第一声——
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