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沈秀兰正在店里熬制新一批火锅底料,花椒和干辣椒在热油里翻滚出呛人的香气。
王春梅小跑着进来,围裙带子散了都顾不上系。
“秀兰姐,刚接到电话,文化宫那个改造项目……”她喘着气,“说咱们资质不够,不能参加下午的竞标会。”
沈秀兰手中的长勺在锅里缓缓划圈,红油泛起细密的泡泡。
她关小火,用毛巾擦了擦手。“谁打来的电话?”
“说是筹委会的,不肯留名字。”王春梅从口袋摸出张皱纸,“但我记了下号码,像是区委那边的分机。”
沈秀兰接过纸条,数字写得匆忙。
她走到柜台边翻开通讯录,手指顺着区委部门的号码一行行往下找。
电话铃突然响起。赵大娘接起来听了两句,捂住话筒朝她使眼色:“是建委的老周。”
沈秀兰接过话筒,老周的声音压得低低的:“秀兰啊,文化宫这个事……有人打过招呼了。你们公司最近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窗外的阳光斜照在柜台上,把电话线拖出长长的影子。
沈秀兰的手指绕着线圈,一圈又一圈。“周科长,多谢您提醒,我们就老老实实做点小工程,能得罪谁呢。”
挂掉电话,她站在柜台前愣了片刻。账本摊开着,上月给红星小学做围墙的利润数字还没填完。
她拿起钢笔,笔尖在墨水瓶里蘸了又蘸。
张建国推门进来,工装裤上沾着白灰。“秀兰,文化宫那边……”他看见她的表情,话就咽了回去。
“知道了。”沈秀兰合上账本,“你带几个人,今天去把文联宿舍的收尾工程做完。墙角线要重新补漆,上次验收时说颜色不均。”
张建国站着没动。“可文化宫这个项目,咱们准备了半个月……”
“先去文联宿舍。”沈秀兰从抽屉里取出验收单,“下午我要去检查,王老师最在意细节。”
等张建国走了,她独自上了二楼储藏室。那里挂着幅bJ地图,用红蓝铅笔标着所有正在进行的工程。
文化宫的位置画着个醒目的红圈,旁边备注着竞标日期和报价。
她拿起蓝铅笔,在那个红圈上轻轻打了个叉。
中午客人最多的时候,李文博带着两个人走进店里。
他们穿着呢子大衣,皮鞋锃亮,坐在靠窗的位子。
“沈老板,来三份招牌锅。”李文博笑得眼角皱起,“听说你家汤底最好,特地来尝尝。”
沈秀兰系好围裙,亲自端了锅底过去。红油滚沸,香气扑鼻。
李文博带来的两个人忍不住夸赞:“真香啊!”
“用料实在罢了。”沈秀兰摆好碗筷,“几位慢用。”
李文博夹起片毛肚在锅里涮:“沈老板最近忙吧?听说接了不少工程。”
“小打小闹,糊口而已。”沈秀兰微笑,“比不上李老板的大生意。”
“哎,我那也是辛苦钱。”李文博叹气,“最近接了个文化宫的改造项目,头疼得很。这种政府工程,最是费神。”
沈秀兰手上的托盘稳当当的。“那要恭喜李老板了。”
等她回到厨房,王春梅凑过来嘀咕:“分明是来耀武扬威的。”
沈秀兰洗了手,开始切冬瓜。刀起刀落,冬瓜片薄得透光。
“把后院的煤堆收拾一下,明天要送新煤来。”
下午她果然去了文联宿舍。王老师正戴着老花镜检查墙角线,见到她就笑:“你们那个张工长真仔细,连插座开关都擦得锃亮。”
沈秀兰从包里掏出个新灯泡:“听说您书房灯暗,给您带了个亮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