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24章 决战的军事部署(第8页)

第224章 决战的军事部署(第8页)

原阳背靠济水,袁绍军可依托济水作为后勤通道(从邺城通过济水运粮更便捷),

同时借助济水作为侧翼屏障,避免被我军水军绕后——这是他对“水军劣势”的被动弥补。

2。袁绍的“兵力展开需求”

袁绍几十万大军(尤其是十多万胡人骑兵)需要平原施展,

原阳周边的济水西岸平原,足够容纳其阵型;

而他们若退到济水以东,河道纵横会限制骑兵机动性,反而给我军水军留下操作空间。

袁绍选择原阳,本质是想在“发挥兵力优势”和“规避水军威胁”之间找平衡。

3。对我军的“遏制意图”

我军占武陟,等于卡住了沁水-黄河的水运节点,可顺流支援或回撤。

袁绍守原阳,既能依托济水阻断我军向东推进(防止其威胁邺城方向),

又能保持对武陟的压迫,逼着我军在平原上与其正面决战——这正合他“以众凌寡”的算盘。”

杨平算是对周瑜、诸葛亮、鲁肃三人的分析做了总结:

“这种东西对峙,看似是地理分割下的必然选择,实则是敌我双方对“平原主动权”的争夺:

我军想利用武陟的水运支点逐步压缩空间,袁绍则想以原阳为根基,用兵力密度逼我们犯错。

而最终打破平衡的,是本都督为敌军准备的超级、从天而降的天罚——

在开阔平原上,这种从天而降的威慑,对密集阵型的摧毁力会被无限放大,让袁绍的“依托对峙”彻底失效!”

杨平不断的提起他的决胜武器“天罚”,让在场众人心中好奇到极致,但谁都明白,这种杀手锏在决战之前,杨都督是不会亮出来的。

就听杨平继续说道:“诸位,此战,在战略上,我军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水军的蜈蚣船:

这种能拆能装、水陆两用的船,就是本都督为突破黄河防线量身定做的——

既能在黄河水面快速机动,选袁绍防御薄弱点强渡;

又能拆成部件用轮子拉着穿平原、越浅滩,悄咪咪摸到漳河。

袁绍的斥候根本想不到我军能这么玩,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我们的万人水军早就在漳河组装好战船,直逼邺城了。

邺城是袁绍的老巢,粮草、家眷、核心幕僚全在这,打死袁绍他们也想不到,我军能通过水路来攻击邺城。

而邺城负责向前线输送粮草,城门肯定没有堵死,而我军水军有大量的轰天雷,炸开城门轻而易举!

邺城一旦被我军水军拿下,袁绍就成了“没头的苍蝇”——

粮道被断是死,回师救邺城又怕我军追击,他的部队会溃散!

这时候的袁绍只剩一个选择:在邺城失守的消息没有扩散之前,集中所有兵力,向我军展开战略决战,妄想在平原上凭人数优势歼灭我军主力。

本都督要的就是这个“逼敌聚歼”的效果,把分散的敌军集中起来,一举歼灭!”

杨平这个大迂回的包围战略,让在场的众军官眼前一亮,都想起身恭维,却被杨平示意坐下。

杨平继续总结道:“太行山以东、漳河以南,黄河、济水以西的区域,看似开阔,实则是个“口袋”:

太行山挡住敌军西逃的路,漳河断了北撤的桥,黄河、济水锁死了他们南渡的门!

袁绍大军被压进这片平原,想跑没处跑,想藏没处藏,只能密密麻麻挤成一团——这就是本都督要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太行山以东的山地丘陵限制了胡人骑兵向西突围(战马在崎岖地形跑不快,还容易摔绊);

漳河、黄河、济水组成的水网则封死了北、南、东三个方向——

胡人骑兵就算主战场上没有被全歼,逃散之部面对河流,要么找不到渡船(护民军用水军控制了渡口),

要么只能冒险泅渡(战马负重渡河等于送死)。

等于说,这个包围圈,把胡人骑兵最依赖的“打不过就跑”的后路全堵死了!”

(胡人骑兵的优势在冲锋和劫掠,却扛不住持久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