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后,庭院内的日晷指向正中,随着杨平特意带来的两挂鞭炮噼里啪啦响起。
36人组成的乐队,再次奏响《百鸟朝凤》成婚曲,喜庆节奏蔓延开来。
杨平带着吕姝登上娶亲花车,这辆花车除了顶棚,四周没装窗户,二人并排而坐。
队伍在200名骑兵护送下缓缓启程,后边贾诩、李傕、郭汜等人骑马跟随。
另有24辆双马战车拉着聘礼、陪嫁。
因路途遥远,杨平也不准备在信阳待太久,笨重之物就全留在了临颍城,24辆马车上带的都是些花哨撑场面之物。
吕布带着一队亲卫走在队伍最后边,他还要看管几个特殊人物。
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出了临颍城南门。
看着迎亲队伍逐渐远去,欢送的人群才开始散去。
有妇人问丈夫:“都督迎亲,这首曲子极为喜庆,不知是何曲调?日后家中儿郎、女儿出嫁,是否可用?”
那汉子询问旁边的守卫士兵,士兵骄傲地回答:“此曲名为《百鸟朝凤》,乃都督为迎娶夫人编撰而成。”
“百鸟朝凤?是否簪越……”汉子话没说完就后悔了。
他婆娘接话道:“簪越什么?都督让我等安居乐业、吃饱穿暖。如今,天下七成已归都督所有,百鸟朝凤,有何不可?!”
那士兵竖着大拇指对妇人说道:“这位嫂子好见识啊。”
妇人自得道:“那是,我好歹是在夜校里拿第一的存在。
随后都督打河北时,少不得,我就要亲自带队民壮,去支援前线后勤,随都督出征了。”
士兵肃然起敬,行了个军礼:“嫂子好胆魄啊!”
这话让女子的丈夫极为不悦,嘟囔道:“你第一,某还是第二呢。”
引得旁边众人哈哈大笑。
笑声中,杨平迎亲的队伍缓缓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7月24日下午,杨平的车队不急不徐行进了60多里,赶到沙河南岸的郾城县,当晚在此歇息。
第二天天刚亮,队伍再次启程。
当队伍开出郾城县南门时,眼前的场景震惊了护卫骑兵,也震惊了花车上的杨平、吕姝。
跟随而来的贾诩、李傕、郭汜、吕布等人,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只见三丈宽的南北大道两侧,立着一排排人群,从城门前10步开始,是周围乡里的学童们。
见杨平迎亲队伍出来,这些学童在各自先生带领下,大声朗诵起杨平给他们写的《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星宿列张……”
孩童朗朗读书声中带着喜气,他们用杨平让他们强制学习的知识,表达着感激与祝福。
见到这情景,杨平与吕姝站起身,对着道路两侧的孩童及教师们拱手行礼。
队伍继续缓缓前行,越过学童,两侧是扶老携幼的欢送人群: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乐之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踏歌之声缓缓传来,歌声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