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喜之时,请都督补完这首小诗。”
杨平心中咯噔一下,那是当时有感而发随口说的,哪有下半句?
但此刻绝不能露怯,他在脑海中飞速搜索着后世信息,想找出合适的句子来续上。
杨平想了半天,终于蹦出来一句:“提携百万虎狼旅,与卿共做第一人!”
“彩!”堂中众人齐齐喝彩。(这时候,杨平就是说两句屁话,那也是满堂彩!)
穿着吉庆服饰的贾诩、李傕、郭汜,这才引着杨平进了二堂。
二堂之中,主位上的吕布、王氏穿着喜庆华服,李傕、郭汜的老婆端坐于客位,见杨平进来,二人起身行礼:“恭喜都督,贺喜都督。”
吕布此时高兴得嘴角都要咧到后脑勺,王氏则依旧端庄,两人稳坐主位。
杨平上前,躬身行礼:“见过外舅、外姑,小婿前来迎亲。”
王氏看着杨平,神色莫名:遥想五个月前,杨平前来提亲之时。那只是一个手下万余兵将,没有任何地盘的流寇。
五个月时间而已,眼前之人,已经有横扫天下,为九州共主之势。怪不得……
吕布则没有想那么多,满面笑容的抬手:“贤婿快起,无需多礼。”
说完,对着旁边的宋平(吕布没有儿子,便把数次前来通信的杨平前亲卫队长宋平认作义子,用来充门面)道:“宋平,快去请阿姝出来。”
穿着吉庆华服的宋平行礼应诺,转身进了后院。
堂中众人互相道贺、寒暄,大喜的日子,杨平没问军中之事,倒是吕布这个憨憨数次想提起,都被杨平借着话题岔了过去。
不多时,身着红色吉服的吕姝,手持一柄团扇,在两名俊俏丫鬟的陪同下,走进二堂。
杨平急忙上前,却被旁边的贾诩拦住,贾诩笑呵呵地说道:“小郎君,怎能如此心急?”
杨平讪讪一笑,对着场中众人说:“本都督第一次娶亲,没经验。”
“哈哈哈……”
场中爆出哄然大笑,就连吕姝都有些忍俊不禁。
新人拜别父母,是极其正式的仪式,张和、宋平二人搬来蒲团,杨平拉着吕姝,对着吕布、王氏跪地拜别。
这也是杨平坚持先娶吕姝再称帝的原因——若是推迟婚礼,登基后再迎娶,身为皇帝的他,便不可能走这道程序。
更重要的是,杨平愿意在称帝前将吕姝迎进门,意味着:称帝时,是夫妻俩共同打天下,而非吕姝坐享其成。
拜别吕布后,在众人簇拥下,杨平与吕姝携手走到前院。
临颍城附近的军官们,以及百姓代表早已齐聚一堂,杨平对着众人拱手:“感谢诸位来参加本都督的婚礼,本都督在此谢过。”
众人急忙还礼,跟出来的吕布,也对众人拱手:“感谢诸位前来送小女出阁。本将军在此略备薄宴,请诸位就座。”
其实这场送亲宴席,并非吕布说的“略备薄宴”,而是杨平军中厨子亲自操刀,16道菜将八仙桌摆得满满当当。
酒席上,吕布彻底放开,来者不拒,美酒一杯接一杯下肚。
最终杨平看不过去,拦着他:“外舅,下午还要启程,莫要多喝。
到了信阳,后日晚间大宴,小婿陪您喝个痛快。”
吕布一听,才想起杨平交代过:这次婚礼,不管凡俗之套,总之,他得陪着去信阳参加婚礼。
毕竟杨平在此无父无母、无长辈、无兄弟,吕布也无宗族、无兄弟。
杨平、吕姝两人成婚,总不能没有长辈在场。
当初杨平说这话时,把吕布感动得差点流泪,觉得这女婿是准备给他养老,当即就应了下来。
贾诩等人虽觉得不合规矩,但谁也不敢扫了这爷俩的兴,都没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