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14章 蒲津渡大战(第4页)

第214章 蒲津渡大战(第4页)

郭嘉自信地回答:“请都督放心,战术是我与都督等人一同制定的,当然了然于心。”

于是,杨平将手中的令旗交给郭嘉:“行了,奉孝,你来指挥。”

其实,对于古代冷兵器作战,主将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发令台的命令怎么发出去,只要命令发出去,作战部队就会遵守。

郭嘉接过令旗,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站在杨平的指挥战车上,已能看到三四里地外的骑兵开始跨上战马,于是下令:

“车骑第一师按计划,与教导营步兵主力混编后,向正前方的万余匈奴骑兵发起攻击。”

就见杨平指挥车上令旗挥动,车骑第一师师长邓三(第42章出现过,同张和一起,俘虏了曹昂)的指挥车上,传令兵看得一清二楚,旋即通报给邓三:

“中军发出命令,让我前锋部队按计划出击。”

于是,200辆战车、1500名骑兵、4000余名精锐步兵,组成战车、骑兵、步兵联合作战阵势,缓缓向前推进。

这就是古代版的步坦协同作战:战斗时,战车在前一字排开,步兵跟随在战车,骑兵在后边压阵。

整个冲击战阵拉出了1800米的正面宽度,如一道金色的墙壁向前碾压(战车宽1。5米,长戟可伸出战车近4米,一辆战车近战攻击宽度近9米)。

在这支部队的正前方,是匈奴单于于夫罗和他弟弟呼厨泉,手下约有9000多骑兵。

于夫罗这几年一直在大旱的山西境内活动,部队人数时多时少,就连他麾下的骑兵,真正的匈奴人也只有五千多人,剩下的,多是活动在山西范围内的鲜卑人、羌人、乌桓人,还有一些是汉朝的山贼、马匪。

总之,在这个乱世,只要能让人吃饱饭、活下去,就有人跟你混。

此次,于夫罗等人追击李傕、郭汜,是因为大汉天子到了河北邺城。

作为天下共主的招牌,河北的世家大族表面上极其尊宠天子,拥兵20余万的河北,让北边的胡人感到压力,以为大汉要重现荣光,纷纷收起几年前对汉朝朝廷的轻视,特别是匈奴人,被老刘家打怕了。

汉献帝刘协重新授予于夫罗单于之位,让他统领匈奴各部,条件是:把李傕、郭汜这两个反贼赶下黄河去喂鱼!

还派了3万多步兵随于夫罗出征,否则,于夫罗不会这么尽心尽力。

此时,见敌军趁己方步兵尚未列阵完成,便发起攻击,在于夫罗后侧的张合,当即命令于夫罗率部前去迎击。

于夫罗用起了匈奴人惯用的战术:驱赶杂兵作为前锋,自己的精锐作为督战队,列出骑兵惯用的突骑阵势(匈奴人好像只会这一招),开始向刘处带领的车骑混编部队冲锋。

下午5点多,太阳在正西偏北方向,刘处从西往东打,于夫罗的骑兵从东往西打,绝对的逆光。

当匈奴人看清冲来的第一排是坚固的战车部队时,前锋的匈奴人立马慌了——用战马的血肉之躯冲击战车,没哪个傻子会干!

但已经提速的匈奴骑兵,此时想调转马头向两侧迂回也来不及了,毕竟战车阵列宽达三里多地,骑兵的箭头正对着战车部队的正中央。

这里要说一句:护民军车骑部队刚冲锋时,骑兵部队跑在最前边,列出一道骑兵墙阻挡匈奴人的视线。

当匈奴人的马速提起来后,车骑部队的骑兵稍微放缓马速,战车提速超过骑兵。

所以,当匈奴骑兵看到护民军战阵中间的特殊战车时,双方距离已不足200步。

200步300米的距离,骑兵战马以10米每秒的速度冲锋,战车部队以每秒6米的速度冲锋,撞在一起也不过20秒的时间。

当匈奴骑兵进入战车前百步之时,200辆战车上的双弓床弩,齐齐射出一波被称为“小长矛”的标枪,车阵中间的12辆4马4轮铁甲战车,更是用钢制连弩射出密集的小长矛!

一轮“小长矛”的攻击,直接将匈奴骑兵矢锋阵的箭头打掉。

将支洪流快速接近,护民军车骑部队的骑兵纷纷扣动扳机,射出手中的弩箭,密集如雨的箭矢,给几乎没有防护的匈奴骑兵又清出一片空地。

射出弩箭的骑兵再次减速,给匈奴骑兵留出送死的空间。

当奔腾的战马与隆隆的战车撞在一起时,鲜血四溅,残肢断臂飞扬!

战车上的车兵手持长戟,将一个个匈奴骑兵拦腰割开;

战车两侧轮毂上的绞刀,不断将越过战车的匈奴骑兵战马马腿绞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