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捧着林如海的脸,细细端详,霜白的鬓发刺得她心头一痛,老泪纵横,“瘦了,也老了……这些年,苦了你了……”
林如海眼眶微红,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是小婿无能,未能照顾好敏儿……”
他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自责,目光低垂,似在追忆亡妻的音容笑貌。
“敏儿”
二字如同一根细针,刺破了堂内的平静。
贾母顿时泪如雨下,手中佛珠掉落,散了一地,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黛玉捂着脸,低声啜泣,纤弱的身子微微颤抖,泪水从指缝间滑落,洇湿了绣帕。
一时间,荣庆堂内悲声四起,丫鬟们低头拭泪,连鸳鸯都红了眼眶,气氛沉重得令人窒息。
良久,贾母才勉强止住眼泪,强撑着笑容,拉着林如海坐下:“过去的事不提了。
你这次回京,住处可安排妥当了?”
她的声音沙哑,带着几分疲惫,却掩不住对林如海的关怀。
林如海拭去眼角泪痕,温声道。
“琮哥儿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定国公府隔壁的宅院,原是前朝一位翰林的旧居,修葺一新,庭院雅致,书房齐备,很是合意。”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似对贾琮的周到颇为满意。
贾母点点头,眼中多了几分暖意:“琮哥儿办事就是周到,稳妥。”
她顿了顿,转向黛玉,招手道,“玉儿,还不过来给你父亲见礼?”
黛玉闻言,忙收敛泪水,盈盈下拜,声音哽咽:“女儿拜见父亲。”
她的动作轻柔,肩膀却微微颤抖,似在压抑心中的激动。
素白罗裙铺开,宛若一朵初绽的白莲,衬得她愈发清丽。
林如海连忙扶起女儿,细细端详她的面容,眼中满是慈爱:“长高了,气色也好多了……亏得你在贾府养好了身子。”
他的目光柔和,带着几分欣慰,忽地注意到黛玉发间一支白玉梅花簪,雕工精致,簪头梅瓣栩栩如生,不由问道,“这簪子……”
黛玉脸颊微红,低头轻声道:“是……是琮哥哥送的。”
她的声音细若蚊鸣,眼中却闪过一丝羞涩,指尖无意识地抚上簪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母在一旁笑道:“两个孩子感情甚笃,琮哥儿对玉儿是真心实意的好。
婚期将近,老身瞧着,心里也踏实。”
林如海欣慰地点头,目光在黛玉身上停留片刻,忽地压低声音,对贾母道。
“岳母,我听闻府上近来……因贾赦之事,颇受牵连?”
贾母神色一黯,摆手叹道:“别提那个孽障!
老身只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意,眼中却闪过一丝无奈,似在为家族的颓势心痛。
林如海微微颔首,不再追问,转而道:“岳母放心,琮哥儿如今虽处境艰难,却智勇双全,定能化险为夷。
婚事在即,我既回京,自会为他们操持,绝不让外事扰了喜庆。”
林如海的语气坚定,似在为贾琮撑腰。
贾母闻言,眼中多了几分暖意,点头道:“有你这话,老身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