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一时陷入沉默。
郑仪的手指在清单上有节奏地轻敲,眼神深不见底。
终于,他开口,声音异常平静:
“你估算过阻力吗?”
“评估过。”
沈文瀚挺直腰背。
“阻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某些市领导打招呼的项目;与本地建筑商有复杂利益纠葛的;以及打着‘发展大局’旗号强压下来的面子工程。”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
“但我觉得,最关键的阻力,不在外面,而在于我们自己敢不敢动真碰硬。”
郑仪笑了笑,他重新戴上眼镜,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锁定沈文瀚:
“你自己扛得住?”
“扛得住!”
沈文瀚的声音斩钉截铁。
“有您和陈县长坐镇,有组织部冷部长把关,有林部长他们的舆论支持,我有这个底气!财政局的钱袋子,不能再装这些烂账!”
郑仪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腰背笔直的沈文瀚,胸口突然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
沈文瀚变了。
不再是那个在政研室伏案写材料时字斟句酌的文弱书生,不再是那个在交通局贺铮身边处处留有余地的“润滑剂”。
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敢于直面财政积弊、主动捅马蜂窝的斗士!
这蜕变,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所期待的吗?
郑仪摘下眼镜,唇角上扬。
“文瀚啊……”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
“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沈文瀚微微一怔,没想到郑仪会突然这么问。
他抿了抿唇,试探着回答:
“书记是担心……动这些项目会牵出太大动静?”
郑仪摇头。
“我在想……”
“半年前,你刚来财政局报到时,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沈文瀚的思绪被猛地拉回那个雨天,郑仪站在走廊下,正在跟冷治说着什么。
见他来了,转头看过来。
他记得自己当时仍有些紧张,说的第一句话是:
“书记,我怕……怕担不起这副担子。”
“我记得。”
沈文瀚喉结滚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