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九点,李远准时出现在组织部大楼。
他穿着深蓝色西装,白衬衫配藏青色领带,整个人看起来干练而不失稳重。
许建林亲自在一楼大厅迎接,热情但不过分:
“李市长,欢迎!郑处长已经在等您了。”
李远微微一笑:
“麻烦许科长。”
两人乘坐电梯上楼时,李远看似随意地问道:
“郑处长最近工作忙吗?”
许建林滴水不漏:
“郑处一直很忙,但听说您要来,特意调整了时间。”
这话既抬高了李远,又维护了郑仪的权威。
来到小会议室,郑仪起身相迎:
“李市长,欢迎!”
两人握手时,郑仪能感觉到李远的手掌厚实有力,握持时间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敷衍,也不过分热情。
“郑处长,久仰了。”
李远的态度恭敬又不卑不亢。
三人落座后,许建林拿出记录本,准备记录谈话内容。
郑仪开门见山:
“李市长,按照组织程序,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您的工作情况。”
“应该的。”
李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材料:
“这是我准备的简要工作汇报。”
郑仪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遍。
内容很扎实,既谈成绩也不回避问题,更没有夸夸其谈。
单从这份材料就能看出,李远是个办事稳妥的人。
“李市长,您在报告中提到打造阳光财政‘,能具体说说吗?”
郑仪放下材料问道。
李远点点头:
“我在财政局工作期间,发现很多矛盾源于信息不对称。”
“群众不了解财政支出情况,就容易产生误解甚至不满。”
“所以我们就建立了’三公开制度——预算公开、执行公开、决算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