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瞅了瞅,孙嘉木眯住眼睛:“王教授,这地方不对吧?我记得你说过,你们那研究中心,是单独的三层楼?”
“我怕待会吓你们一跳,先带两位铺垫铺垫!”王齐志笑着指了指,“我实验室就在上面!”
“搞铁器文物保护研究那个?”
“对!”
两人眼睛一亮。
这个项目,几家顶尖机构也才开始涉足,比如国家文物局文研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比如国博,比如北大。
可以这么说:这几家基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换种说法:都在使劲的往里砸钱,却砸得不明不白。
按王齐志的说法,他和林思成也是摸着国博和文研院过河,但吴晖直觉没这么简单。
连文研院和国博自己都不敢保证:他们的研究方向一定就是对的,砸进去的那么多钱会不会白花,你怎么摸?
“上去看看!”
王齐志带路,径直上了三楼。
没怎么介绍,只说是带朋友来看一下,各组打了声招呼,各司其职。
王齐志本来想解说一下,但吴晖压根不上套。
搞了半辈子研究,负责的还是文物考古领域最顶尖、最权威的部门,吴晖坚信一个道理:
搞学术领导的,十个有八个都爱瞎寄巴吹,一斤话里能挤出七两的水份。
你得看具体搞技术研究的在怎么干。
他摆摆手,意思让王齐志别说话,他自个会看。
王齐志从善如流,带着他们进了实验室。
与年前相比,实验室的规模扩大了近一倍,上了好几套新设备,原有的两个实验组扩大到了三个。
包括辅助人员,人数增加了一倍有余。
一如既往,各司其职,专注而又投入。
吴晖暗暗点头。
他一直认为,搞研究的还是纯粹一点的好,就比如像眼前:你看你的,我干我的。
不需理会是不是领导,又是谁带来的,我把我的活干好就行,其他的自然有上面的领导顶着。
由此可见,林思成的实验室管理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暗暗转念,如走马观花,大致看了一圈。
但看的越多,吴晖越是觉得不对劲:不是……这研究的都是什么?
几个组都在做实验,做的都是金属防锈的钝化处理,但实验的标本,却让他有些看不懂:
牛油、菜籽油、茶叶、松脂、食用碱水、磷矿石、泡花碱(天然矿石,俗称水玻璃)、石墨、环氧树脂……甚至还有葡萄糖?
他看了好久:“王齐志,这是在研究什么?”
“古代金属防锈技术中的吸膜成份!”
吴晖愣住,嘴张了好半天。
一直说铁器文物保护,但同类型的文物保护,研究方向却有本质的区别:
文研院的研究方向是出土铁器文物保护研究,属于田野方向。
国博的研究方向则是馆藏铁质文物技术研究,主要针对文博机构。
两个课题均属国家文物局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