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45章 迟看不如早看(第2页)

第245章 迟看不如早看(第2页)

会仪依旧是任新波主持,声情并茂,有条有理。

包括遗址的发现过程,发掘流程,有哪些重大的发现,以及对文化形成过程、文化遗存及地下迭压层的分析和推论。

起初还好,听到地方机构已经发掘完了上层文化层,一群专家愣了一下,眉头全皱了起来。

从发现遗址到现在,也就半个多月吧?

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级别这么高,文明标志这么明显的遗址,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得一到两个月。

要做文献调查,要实地踏查,更要分析计划,制定方案。

这次来,文物局更是带了最先进的科技勘探设备,准备一展身手。结果倒好,地方考古队不但揭开了地表层,甚至把第一层发掘完了?

而且,仅仅只用了半个月?

这已经不是草率、莽撞,这是犯罪。

一点儿都不夸张:这要是京城的哪家单位,专家们早开始拍桌子骂娘了。

毕竟和地方只有业务指导关系,并非直属管理,一群专家只能先忍着。

发火不至于,但该的还是得问一下。

“任处长,是不是太着急了些?”

“确实有些快,但现在已是六月底,再有半个月就是河津的雨季,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的降水量要远超往年,且时间长达两个月。

又因遗址临近涧河(遮马峪),每年这个时候,古垛南台地都会发生洪水、滑坡等现象,今年肯定更为严重。所以,考虑到灾害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风险,所以省文物局、考古院决定提前揭层……”

哦,那确实得抢救性发掘。

至少要确定遗址的大致范围和文化层结构,并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顿然间,专家们的怒火消了一大半。

考管处(考古管理)的孙处长想了想:“任处长,当时指导和施工的单位是哪几家?”

“省考古院、文遗院、陕西考古院田野所、考古所,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啧,可以,几乎把山、陕两省的顶尖考古单位快集齐了?

“具体负责人是哪位?”

任新波瞄了一眼窝在角落里的林思成,跟背书似的:

“省文物局特邀专家、省考古院名誉顾问,省工业厅特聘工程师,西北大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文物复修中心负责人,林思成林老师……”

好家伙,看这一堆头衔?

好长的一大串,只以为是从西大文博学院请的大拿,专家们压根就没注意听后面的那一句。

然后又狐疑了一下:头衔这么多,不可能籍籍无名。但感觉林思成这个名字,好像没怎么听过?

大致都是类似的想法,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既然是从西大请过来的,为什么任处长不称呼教授,而是老师?

暗暗狐疑着,任新波又笑了笑:“时间确实有点短,不过全程严格按照遗址发掘程序进行操作:有前期调查,有遗址分析,又做了系统性的计划方案,之后才组织人手开始发掘……

当然,确实有些仓猝,再者技术力量也有限,肯定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还请领导和专家们指导,指正……”

只当他是惯例性的补救,孙处长没有发表意见。包括专家组,也是类似的想法:从前到后就半个月,你们能做出多么完善的方案和计划来?

十有八九是边挖边计划,甚至是先挖后补的计划。说不好,这份报告就是这两天临时拼凑出来的。

暗暗转念,孙嘉木翻开眼前的资料。

第一页是标题,《河津古垛村南台地新石器遗址抢救性发掘计划,既雨季山洪多发期预防计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