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于宣统年间,民国时期就是太原知名茶庄,距今为止,已经经营了上百年。
最有名的是茉莉花茶,好喝,不贵:最便宜的二十块钱一斤,你要在茶楼喝,三元一杯能坐一天。
前世,来山西做技术指导,林思成没少来这儿……
不远,离高速路口就三公里,眨眼就到。
两层的小楼,还是民国时期的风格,青墙灰顶,木门红窗。
门口站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看到两辆陕A,一辆晋M停下,他快步下了台阶。
林思成刚下车,刚站稳,一双手伸了过来:“林老师,幸会幸会!”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男女老少九个人,年长如赵修能,年轻如赵大。文雅如谈武,高壮如两个警察。
这个男人却一眼就认出了林思成,可见有多了解。
关键的是,忒客气,伸的是双手不说,还微微勾腰。
林思成连忙握住:“你好,先生贵姓?”
“当不得先生!”男人笑了一下,“免贵!”
不是……都到这会了,你连姓什么都不敢讲?
再说了,这儿又不是龙潭虎穴,难不成一听你姓什么,还能把我吓跑是怎么地?
暗暗狐疑,林思成指了指赵大手里的囊匣:“那只白碗,是先生送到河津的?”
“对,我爸让我送的!”男人笑了笑,“林老师,我爸就在上面,上去再说!”
“好!”
林思成跟着男人,其余人又跟在后面。
上了二楼,男人把林思成领进一人挺大的包间。
就茶室常见的那种布局:红木的茶台、太师椅,旁边是沙发和茶几,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台麻将机。
茶台上摆着几件古玩,两边坐满了人,男男女女六七位,年岁都不小,最年轻的应该是去接他的那个男人,剩下的都在六七十左右。
居中上首的位置,坐着一位雪鬓霜鬟,身形矮瘦的老人。
嗯,这位应该最大,少说也有八十以上……咦,不对!
大略一扫,又转了一下念头,正准备问声好,林思成愣了一下。
然后,他又转过头,看了看带他上来的那位男子:这俩位,脸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道不是爷俩?
但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位老人,他认识。
当然,是上辈子。
水即生,山西朔城人,一九四五年毕业于JX省立陶瓷职业学校(景德镇),后分配到山西实业公司。解放后,进入太原轻工局。
自此后,毕身致力于陶瓷研究及陶瓷考古,调查全省70余处古窑址,像冠绝山西的浑源窑、介休窑、八义窑,全是由水先生考古发现,并主持发掘。
同时,主持恢复失传技艺:包括平定砂器、平定黑釉刻花、山西琉璃、澄泥砚等等等等。
山西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的失传再复原工艺,其中有一半,是水先生指导复原的。
九零年退休时,他已是SX省轻工业厅总工程师、SX省玻璃陶瓷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陶瓷高级工程师。
可以这么说:他不但是山西陶瓷工业的开创者,奠基人,更是山西传统文化保护的核心人物。
除此外,他还是国内极权威的鉴定专家,学者。他著作的《历史名窑微观痕迹鉴定参考丛书》,囊括自唐到民国所有的窑系,所有的名瓷。
从分析胎体、釉面、气泡、开片、包浆、老化、瓷土、釉料……等等等等微观痕迹,是为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的古瓷科学鉴定标本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