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13章 帝王像(第1页)

第213章 帝王像(第1页)

景道士是银行的常客,听说有上百万的存款,经理专门为他开了一间贵宾室。

将将安排好,一行四人进了大厅,眯眼一瞅,景道士打了个突:

郝钧是他请的,为什么和买主是一起来的?

心中狐疑,老道士动作一点都不慢,忙迎了上去。

两人握了一下手,郝钧笑着介绍:“景道长,无巧不成书。想来你还不知道,这位是林长青林教授的贤孙……”

老道士愣了愣,心里一咯噔:怪不得这俩凑到了一块?

东王庙时而就搞民俗活动,动不动就办斋醮科仪,老道士经常去帮忙。

没怎么搭过话,但他知道:郝钧、林长青,还有一位公安局的什么主任,都是市文物中心、民俗博物馆,并东王庙(三位一体)的顾问。

三人关系也极好:十次有八次,见到其中一位,就能见到其余两位。

但问题是,当初民俗博物馆的万馆长就是请郝钧看的香炉,包括三十万的估价也是他出的。

关系好到这份上,他能眼睁睁的看着林长青的孙子花一百万,买一樽就值三四十万的香炉?

搞不好,今天的生意得黄……

心中猜忖,老道士把人请进了贵宾室。

几人坐定,林思成开门见山:“道长,东西带了吧?”

“当然!”

老道士心里犯疑,但还是把香炉拿了出来。

将放到桌上,赵修能往前一凑。

造形极简:圆形,无耳,镂空钮盖,三足乳钉。

但感觉稍有些怪:斜肩,束颈,鼓腹。乍一看,像是仿鬲式炉的器型,但肩线极利,如刀削斧劈。

再回忆一下,不管是《宣和博古图谱》(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专载商至唐铜器),还是《宣德鼎彝图谱》(明代皇室礼器图录),都没有这种炉型的记载。

造工倒是挺好,红铜质地,炉型匀称,通体光滑不见铸痕。手摸上去,有一丝微微的磨砂感。

纹饰虽简单,但全为錾刻错金工艺:正面饰双鹤,背面饰古松,边地以海波与祥云点缀。

再看包浆:通体呈现一种质朴的黑釉感,很亮,且润,咋看咋新。

如果是以前,赵修能只知道这是香炉经年烧香而造成,却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形成的。

但和林思成混了这么久,他现在还真能说的上来:长期高温,香灰中的钾、钠、碳等元素浸润香炉,形成了致密的铜化合物和积碳层。

说明这炉一直在用,基本没断过香,年代也极老,少说也在两百年以上。

再看底款:破尘居士。

赵修能努力的回忆了一下,着实没什么印象。

便如这般,来来回回的看,赵修能皱起了眉头:“郝秘书长,这什么炉?”

“错金双鹤炉!”

“这炉型呢?”

郝钧顿了一下:“不知道?”

“看包浆和烧痕,应该是清中左右!”赵修能端详了一下底款,“破尘居士……郝秘书长,这是谁?”

郝钧没吱声,瞄了他一眼:赵总,你故意的吧?

我要知道这是谁,这炉能轮到林思成捡漏?

两人一对眼神,赵修能就知道了:不是他眼力不够,还是这东西太冷门,连专精杂项的郝钧也是一知半解。

反过来再看,正因为造型古怪,且来因不明,即便造工极好,还是极为少见的错金纹饰,但估价也就三四十万。

可林思成敢以一百万入手,肯定有什么说头。

正转念间,林思成手一指,赵大拉开包,一样一样的往外拿:银行卡,合同,印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