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贴心的是,集团开发的"
数字记忆墙"
,自动收集员工在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生成专属的3D纪念徽章,这些承载着共同记忆的数字藏品,成为跨团队交流的新话题。
在制度建设上,李明和李悦引入了智能协作系统。
该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个跨部门协作请求,AI算法自动评估任务优先级并匹配最佳处理人员;设立"
光速响应奖"
,对在跨部门协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给予奖励。
李悦还推动建立"
双周技术茶会"
,两个团队的成员带着咖啡和未成型的创意自由交流,智能语音助手实时记录并提炼有价值的讨论点,转化为项目推进的新方向。
但融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次联合攻关会上,电商的市场推广方案与环保产品的品牌调性产生冲突。
李明没有直接裁决,而是启动"
决策模拟舱"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双方团队成员分别体验对方的工作场景。
当市场人员"
置身"
环保实验室,目睹工程师为0。1%的材料降解率提升反复试验72小时;当研发人员"
走进"
电商直播间,感受主播为吸引用户注意力付出的努力,一场激烈的争论最终转化为拥抱差异的创新方案。
随着融合深入,惊喜不断涌现。
电商团队开发的"
绿色积分"
系统,将用户的环保行为量化为可兑换的数字资产;环保团队则反向输出技术,为电商平台设计出能自动调节能耗的智能服务器机房。
两个项目组共同发起的"
创意马拉松"
活动中,程序员与材料科学家组成的临时团队,在48小时内开发出能根据环境温度变色的环保快递盒,该设计不仅获得国际红点奖,更成为集团新业务的标志性符号。
2051年初春,李氏集团的季度总结会上,全息数据墙展示出令人振奋的成果: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00%,新业务的创新提案数量环比增长420%。
李明和李悦在台上共同启动"
星链勋章"
颁发仪式,当不同部门的员工携手走上领奖台,他们胸前的智能勋章闪烁着统一的光芒。
李阳坐在观众席,看着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团队融合影像——从最初的碰撞摩擦到如今的默契协作,智能分析系统生成的情感曲线从尖锐的波峰逐渐趋于平稳。
手机震动,他收到来自星愿希望小学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里,孩子们正在使用电商平台捐赠的智能设备学习,而设备外壳,正是环保产品线研发的可降解材料。
窗外,黄浦江畔的集团大楼在暮色中亮起璀璨灯火,那些交相辉映的光点,恰似无数创新思维在融合中迸发的永恒光芒。
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aiquwx)1949璃院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