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晚自习结束回来,李洛问朵朵要不要吃点水果,给她怒塞一嘴哈密瓜,“多吃点,长身体。小孩就得多吃水果。你要想当飞行员,更加要身体好。”
两个人陪着朵朵聊了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最近作业多不多,能不能跟上进度,有没有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看了什么好玩的书,然后就让朵朵睡觉去了。
今天打算睡在李洛这边,陈思言就也没走,洗完澡换了一身衣服,在李洛边上躺下。
“想什么呢?”陈思言靠近挠李洛痒痒。
李洛笑了一下,声音低沉:“我在想事情。”
“又在想你的剧本?”
“嗯。”李洛抬头,眼神闪着点认真,“我突然觉得,我该转型了。”
陈思言一愣。李洛这种话,他以前从来没说过。
“我二十五岁,已经有影帝,有票房,有粉丝了。但我总不能永远靠这些吃饭。再过五年,会有更多新人冒出来,我的脸会老,市场会变,属于我的热度会消失。如果到那时候,我还是一直演不会出错的片子,大家只会记得‘哦,这人演技不错,以前很红’,但我突然觉得我想要的好像也不是这些。当然我也不觉得自己之前做的是错的。”
陈思言抱住李洛,静静听他讲。
“我其实也很清楚,想要转型不是被迫,而是我自己心里想变。演戏这几年,我好像一直在证明给别人看:我可以,我够红,我够厉害。可现在,我不想再证明给别人看了。我想演戏,是因为我自己需要,不是因为别人期待我演。”
*
第二天,黄宇把李洛的话原封不动讲给公司其他几个高层听。果不其然,公司立刻炸锅。
“他才二十五岁!”投资部的人皱着眉头,“正是圈钱的时候,为什么要去演配角?粉丝会买账吗?”
“咖位掉了怎么办?”市场部的声音更尖锐,“你知道外界怎么传吗?会说他资源不行了,只能接配角。对明星来说,这是致命的。”
黄宇沉着脸没吭声。
他知道这些担忧全都合理。
商业市场是冷酷的,观众和资本都只看结果。
所以这些年才会有各种各样的title用来挽尊和区分。
从“领衔主演”,“特邀主演”,“友情主演”,“特别主演”,“联合主演”,为的就是不降身价。
会议结束后,他给李洛打电话:“公司高层炸了。”
“我猜到了,这不肯定的吗?但他们能管得了我?我们公司难道不是我俩的一言堂吗?”李洛非常拽的提问。
“。。。。。。”黄宇沉默一瞬,“你这台词放在其他剧里,完全就是反派台词。”
“我本来就是超级大反派,转身还能撒娇卖乖。”
“。。。。。。”
*
一周后,李洛和黄宇去见陈婉导演。
会议室很简陋,没有华丽的海报,只有一块白板,上面贴着几个故事分镜。
陈婉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黑框眼镜,眼神专注而冷静。她没绕圈子,开门见山:“李洛你好,你真的确定要演梁玉宇吗?这个角色在整部电影里只有不到三十分钟的戏份,甚至没有完整的情感线。”
李洛微微一笑:“我知道。但这角色是观众看见她们三个世界的窗口,他是旁观者,也是叙述者。我还从来没演过这种角色,还挺想试试看的。”
陈婉盯着他,好像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犹豫。可李洛的眼神很坚定,甚至有一点明亮的兴奋。
最终,陈婉点点头:“好,那我们合作。”
*
夜里,李洛一个人坐在阳台上,一边喝茶,一边翻看《她们》的剧本。
三位女主角的故事在纸上鲜活起来:银行女主管的隐忍,单亲妈妈的迷茫,实习律师的犹豫与坚持……
李洛一行行看下去,但他的心却没有随着剧情起伏而震动,反而慢慢生出一种奇怪的安静感。
他忽然想起自己刚进圈时,还是个少年,第一次拿到剧本时那种心跳的感觉。
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懂,只觉得“演戏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