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漠南,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距离较远,与明朝的直接接触较少,传统上更受俄罗斯与卫拉特蒙古(特别是准噶尔)的影响。
魏渊的胜利传来后,这些部落深感震撼。
车臣汗部的大帐中,炭火噼啪,奶酒飘香。
老台吉乌力罕抚须沉吟:
“魏渊此人,如沙暴般骤起。我等与准噶尔相争多年,尚且难分胜负,他却能一举击溃清军……此人用兵,恐怕不在噶尔丹之下。”
汗王格埒森扎赉沉吟片刻,转向其子:
“巴特尔,你去年曾南下张家口,可曾听过魏渊之名?”
年轻的巴特尔台吉起身抚胸:
“回父汗,彼时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但儿臣亲眼所见,明军边镇守备已非昔比。如今他大胜多尔衮,恐非侥幸。”
他顿了顿,“记得在张家口茶市时,明商曾言:‘魏将军治军,士卒敢死,器甲精良’。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土谢图汗部的使者队伍率先南下。
正使阿古拉台吉在途中对副手坦言:
“此番南下,既要观其军容,更要察其志向。记得十年前准噶尔东侵时,亦曾遣使示好,转眼却兵戈相向。”
副使点头应和:
“台吉明智。魏渊若志在漠北,恐我三部危矣。然若其意在清而不在我等,或可借其力以抗准噶尔。”
途中恰遇一队明军巡边,甲胄鲜明,军容整肃。
阿古拉仔细观察,见明军士卒手持新型火铳,马匹健壮,不禁暗惊。他故意用蒙语试探一名小校:
“将军兵威如此,欲效成祖皇帝五征漠北乎?”
那小校竟以流利蒙语回答:
“大明用兵,惟诛不臣。魏公有令:顺者茶马互市,逆者虽远必诛。”答得不卑不亢,阿古拉心中凛然。
归化城之战三个月后,三部使者相继抵达魏渊位于归化城的居所。
献上良马五百匹、貂皮三千张、沙金百两后,札萨克图汗部使者格日勒图台吉试探道:
“博格达汗大破清军,威震朔漠。我三部慕名来朝,愿通旧好。不知大汗于漠北有何钧旨?”
魏渊抚案大笑:
“我闻喀尔喀勇士善射,果然名不虚传。昨日观贵使随从校场试射,三矢皆中二百步外靶心,真猛士也!”
话锋一转,“然不知与准噶尔弓手相较,孰优孰劣?”
格日勒图心中一震,知魏渊意在挑明准噶尔威胁,从容应答:
“漠北儿郎,不惧任何强敌。然朋友来了有奶茶,豺狼来了有弓箭。今大将军以诚相待,我等自当以诚相报。”
魏渊颔首,命人取来三口镶金宝刀,分赠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