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佛缘盛世耀明章 > 第193章 启动商潮与众筹子墨的现代思维(第3页)

第193章 启动商潮与众筹子墨的现代思维(第3页)

他忽走近弘农杨氏族长杨谦,压低声音,气息喷在对方脸上,

“若弘农杨氏不愿出资修建道路和码头货栈,你们在东市和西市的商铺和货栈,我司隶可按市价收购。若不愿——”

他冷笑,从袖中抽出一卷密报,

“听闻贵府酿造的十里香中有西域曼陀罗花的香味,此事若报与廷尉府……司隶七郡的改革,也需有人付出代价。”

弘农杨氏族长杨谦额头冒汗,手指死死扣住案几,关节发出咯咯的响声。

颖州荀氏族长荀诩突然拍案而起,须发怒张,震得案上竹简都跳了起来:

“拆毁民宅便罢了!若要迁徙百姓,谁来承担这些流民的生计?”

子墨不疾不徐,展开一幅羊皮卷,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新址规划,色彩鲜艳夺目:

“荀家主,你可知我们已在城南购置五百亩荒地?若荀家能出资修筑十座宅院,每户流民可得三间房、五亩田,另赠一头耕牛。”

他指尖划过地图,

“此外,长安作坊已生产出新型用于建房的水泥和青砖,用上‘灰浆’和青砖,坚固、美观、耐用,宅院十年不漏雨。”

荀诩脸色变幻,急问:

“我们出资修建又有何好处?”

“问得好。”

子墨向站在下面的南中英示意。南中英上前,展开文稿,声音清朗,字字清晰:

“大汉司隶七郡,长安居枢要之位,乃天下辐辏、万商云集之地。今值经济革新,市易繁荣日盛,月办双场盛市,旧城建制渐难承其势。

为拓鸿图、展新貌,彰大汉威德,顺时势之需,特启旧城改造之策。凡城中原居百姓,皆由司隶衙门妥善徙迁,安置于新筑宅邸。

新宅楼宇齐整,闾巷通达,柴米之供、栖居之安,皆有所依。至于旧城商铺、酒楼、客栈诸业,凡占民居旧址者,其营建之主,当依例出资,襄助迁民之费,此乃公允有偿之道。

而城中商业用地,悉由司隶衙门按照城市规划,设标招贤,以竞价之制、明察之法,择能者、贤者授之,务求物尽其用,商通人和,共筑长安新景,以固大汉昌隆之基。”

他顿了顿,补充道,

“凡出资千贯以上者,可在新商铺匾额题字留名,流芳百世。”

南中英宣读完旧城改造政策,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子墨补充道:

“且看这《长安城人口承载力测算》,拓宽街道后可新增商铺两千间,年增商税五百万钱!”

“这么大的规模?新增如此巨量的商铺?”

下面有人大声惊呼。

长安百铺之首杨百万听到这里,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豪迈地大步踏出人群,腰间玉佩叮当作响,道:

“司隶大人,我杨百万愿意出资万金投资长安城的旧城改造,望大人给我一次投资机会。”

因上一次良马节受子墨关照,杨百万本就心存感激,加之其经商敏锐,知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当即果断表态,

“且我杨家愿出百十辆马车,专司旧城建材运输。”

“好,”子墨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眼中满是嘉许。

有了杨百万带头,其余几十余家世家、乡绅,十多家商贾和一些权贵也按耐不住要想抓紧这样的机会,争先恐后的表态支持长安城的旧城改造和扩建。

一时之间,人声鼎沸,众人皆蓄势待发。

讨论持续约一炷香时间,在子墨强行控制下,方才渐渐平静。

“本司隶听了诸位讨论,见大家都觉长安城旧城改造值得投资,亦愿积极参与,深感欣慰。

同时感谢诸位对司隶七郡改革发展的支持与配合。”

此时,子墨眼神一转,又道:

“但是,此次司隶衙门主导的旧城改造,不仅要改造街道巷尾,还要翻新长安城防,故将采取竞标的方式选拔。

司隶衙门获取的利润,保证全部用于长安街墙和城防建设。”

他展开一卷城防图纸,城墙箭楼处画满改进标识,

“新墙高二丈五尺,设暗门十二处,更有太学院南艺阁研制的‘神火雷’专用炮台,北匈奴的云梯再难近城半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