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就是如此吗!
如果他们有的选,那也没必要一直想要任用宦官,然后甚至让大汉在宦官—外戚-皇帝这个三角之中来回打转,不是吗?
宦官的危害,他们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就算有什么不清楚的,经过好几个皇帝的探索和踩坑,那后面的皇帝对此也是清清楚楚了——但是他们有什么办法吗?他们有别的办法吗?
想要从幼帝的身份稳稳当当活下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不只是说有没有人想要对他们下手,想要除掉一个不听话的、年纪大了的小皇帝,换成一个听话的小皇帝,就说各种疾病,就足够他们喝上一壶;
然后,想要从稳稳当当的活着的幼帝,变成能够接手朝堂大权的皇帝,其中的危险可怕、艰辛坎坷,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这个过程中,他们除了少量的可能可以信任的大臣之外,还能指望谁?还能任用谁?
除了身边的宦官之外,他们还能任用谁?
他们也想走一走那什么堂皇正道不是吗!
但是他们也没的选择。
他们当然知道任用宦官的各种风险,不管是政治上的风险,治理天下时候的风险,还是日后这些宦官失控的风险……
但是他们没办法,想来,那个明朝的皇帝也是一样的道理。
十五岁,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然已经不至于是只能随意任人摆布的幼帝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也绝对不是一个可以手掌大权的真正的皇帝。
年龄上的问题还只是问题之一。
还有更严重的——班底和教育的问题。
如果说这个朱由校作为皇长子多年,那么他的身边肯定就能够聚集起一批人来,为他效忠,为他奔走,哪怕他如今只有十五岁,而不是二十多岁;但是他作为真正的皇长子,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更早些的时候……他父亲,朱常洛本人的身份地位都还不能得到保证,更何况他一个小辈?
只能是日子更加不稳定,地位更加不稳定,情况更加不确定而已。
而面对这样的不确定,聪明的大臣们都是不可能跑过来变成他的支持者的——能支持他的父亲就已经非常不错,根本不可能越过他的父亲来找他。
可是朱常洛登基之后,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把朝堂梳理明白,就一命呜呼了!
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就是,朱由校身边根本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真正托付信任的大臣。
你说他父亲的什么托孤大臣?那也并不如何值得信任。毕竟,还是那句话,他父亲本身也不过在位一个月而已,是什么都还来不及搞明白呢,他指派下来的那所谓的托孤大臣,和他父亲、和他本人相处的时间才多久?
怎么能够信任?
能够信任的,还真的只有多年陪伴在身边的乳母,以及从小就伺候自己的太监了。
别的人,那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