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非常不认可这种观点的——指不得不选择任用太监这个做法。
他打从心底里就从不认为任用太监是什么正当的、应该的做法,就算有什么问题,那难道不能走其他路吗?怎么就非得和任用太监这件事情死磕上了呢?
就算是什么特殊机构,那他打从大明建立以来,不也创立了锦衣卫么,也没有说一上来就要走太监的路子的!
至于说如果真的到了那种所有的非太监群体都不能信任——不管是那些本来就不太值得深度信任的文官群体,还是说那些武将勋贵群体,亦或者是干脆没有怎么读过书、通过特殊手段简拔出来的人手,比如说锦衣卫里面的一部分人……
有这种时候吗?
文官群体不值得信任,那好;勋贵群体不值得信任,也算了,可能时间长了这群人的脑子也不清醒了,或者能力实在太差劲了;连那些没有走正规途径,和文官系统、和勋贵体系都没有什么关系的人手,都已经不能信任了吗?
都到了要大规模任用宦官的地步???
——且不说走到这样的情况的概率有多少,只说,如果大明真的走到了这样的境况,大明的皇帝真的要面临这样堪称是四面楚歌的局面……那大明,大明也太失败了!
大明的皇帝,同样太失败了!
这种情况……朱元璋不想承认,但是他也只能承认,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大明,除了任用太监之外别无他路可走,那么,大明就算是任用了太监,就算皇帝抬起了太监这个群体……
那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能延续一时的气数,但是实际上……真的能够延续上多少年吗?
怕不是也已经实质上走向了灭亡,只不过还维持着一个表面的、虚假的壳子而已。
所以,这个朱由校时期的大明,就已经走到了这样的结局了吗?
……虽然现在依旧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是朱元璋也在心中扪心自问。
从万历,从朱翊钧到朱由校,才多长时间?
不到一年,准确点来说,大概也就是两个月而已啊!
朱常洛在位不到一个月,加上朱翊钧驾崩和朱常洛登基、朱常洛驾崩和朱由校登基……差不多也就是两个月时间。
所以说,实际上,大明早在朱翊钧在位期间,就已经逐渐步入死亡了吧!
该死的朱翊钧……
朱元璋在心中咬牙切齿,并且发誓,在他的大明之中,不管日后到底太子能不能顺利即位,还是说皇位又落到了老四一脉,总归,老四的后人中,绝对不能有人再起这个名字的!
不,准确来说,这上面的这一堆大明皇帝中,其中有好些人的名字就不要再用了,统统都给他从大明消失!
-
但是东汉的皇帝们对于朱由校的不得已还是很有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