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陈林之,“厂址选在华夏城南侧,靠近杨树林,那里水源充足,也方便保密。”
陈林之连忙记下:“臣明日就带人勘察地形,优先招奴隶中的妇女,她们心细,做这精细活合适。”
他看着名册,已经在盘算人手分配了,“第一步融油可以让力气大的男工负责,第二步配草木灰水、第三步搅拌就让女工来做,第四步装模和后续阴干也交给女工,这样分工明确,效率能提高不少。”
陈胜转向陈越、李宏、胡海:“肥皂量产之后,与有色布匹一同销售。布匹定价十五两一匹,肥皂……”
他顿了顿,“还是都先搞拍卖,让市场定个价。”
“拍卖?”
赵大江眼睛一瞪,算盘打得更响了,“假如一块肥皂成本三文,若是能拍出三十文,这利差可就大了!”
他越算越兴奋,手指在算珠上翻飞如舞,“按每日生产三千块算,除去成本,每月纯利就有一万多两,这可是笔大进项!”
“不止如此。”
陈胜补充道,“拍卖时要让各国商人亲眼见证肥皂的去污效果,比如用最脏的油污布做演示。”
他看向陈越,“商务司要把场面做足,让所有人都知道,华夏朝的肥皂是天下最好的清洁用品。”
陈越拱手应道:“臣明白!这就去安排人在永乐城准备展台,再找几个巧手妇人,到时候现场演示洗衣,保管让那些商人看得眼馋!”
他脸上洋溢着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拍卖会上的热闹场景,“还得给肥皂起个好名字,不如叫‘华夏神皂’?”
“就叫‘华夏皂’,简单好记。”
陈胜点头道。
胡海也站起身:“漕运部这就加固货船,专门开辟一条运输线,保证肥皂和布匹能安全运到永夏寨。”
他拍着胸脯,语气坚定,“肥皂怕潮,我们会用密封的木箱装,每层都垫上防潮的油纸,绝对不能出岔子。”
陈胜看着众人摩拳擦掌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李老四,肥皂实验要快,十日之内给我量产方案。”
他目光锐利,“这东西,会成为我朝又一件利器。”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退出御书房时,脚步都带着风
——
谁都能感觉到,一个新的商机正在萌芽,而他们,将是这场商机的推动者。
三日后,制造司的工坊里飘出一股奇异的香气。李老四举着一块淡黄色的肥皂,一路小跑冲进御书房:“王子!成了!您看这肥皂!”
他的手上还沾着油脂,脸上却笑开了花。
陈胜接过肥皂,看了看,然后派人取来油污布并在上面擦了擦,再用水一冲,原本黑乎乎的布面竟变得洁净如新。
“好!”
陈胜赞道,“就按这个标准量产,第一批先做一万块,每块用红纸包好,印上‘华夏制造’四个字。”
“对了,明日先给我赶制一百块出来。”陈胜想的是宫里留五十块用,剩下五十块自己送给岳母和曼儿。
“是,王子。”李老四领命而去。
肥皂制造出来的消息传到各部门,众人更是干劲十足。陈越让人画了宣传画,上面的妇人用肥皂洗衣,旁边的汉子竖起大拇指;陈林之已经招好了三百名妇女,正在培训流水线工序;赵大江核算出肥皂每块成本五文不到,笑得合不拢嘴;胡海的码头,新造的货船已经整装待发。
而华夏城的御书房里,陈胜正看着李老四送来的肥皂样品,窗外的阳光洒在肥皂上,泛着柔和的光泽。他知道,这小小的肥皂,将和那些色彩斑斓的布匹一起,为华夏朝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史官在历史薄上写下:“华夏三年秋,王令造肥皂,去污力胜草木灰十倍。诸国闻之,皆遣使求购,谓此乃‘神物’。”
墨迹未干,窗外已传来商队出发的号角声,悠长而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