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要向西吗?”
李缘想了想,点了点头。
那里是八百里秦川,是他在乱世中建立的一个新世界。
他们在那里一边抗日救国,一边警惕‘友军’随时可能的背刺,一边自给自足发展新世界,还会照顾逃荒而来的灾民。
极其讽刺的是:
当时的“正统”光头政府,对豫省灾情视而不见。
反倒是被他们污蔑为‘匪’的人们,在粮食才刚够自己吃的时候,就会敞开粮仓救济着前来的同胞。
平等对待,开垦田地三年不收公粮,无农具优先帮助,公共免费医疗……
他们当时并不算富裕,却在努力照顾每一个人。
哪怕逃难去那里的孩子,也能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识字,课余时间舞刀弄枪,过着儿童节。
40年,他为儿童节写下:天天向上。
41年,他写下:好生保育儿童。
嬴政说到这,他都停了下来。
隔着时空认识他,却依旧能感觉到发自心底的震撼;尤其是当两片时空情景相似时,他体会更加深刻。
因为他当时的处境远比自己困难,但他做得比自己还好……
嬴政叹了一口气,这是为自己而叹的。
“那场面,与如今是不是很相似?”他看向李缘:“如今也是八百里秦川,如今也是有孩童为求活向西而来。”
“那对姐弟为何要踏着蹒跚的小脚步也要往西来?”
“因为有你在这啊!”
这一刻,嬴政身后好像出现了另一个影子。
他们看着李缘,一起勉励着他。
李缘什么话都说不出。
只感觉心里酸楚无比……
。
。
。
pS:本章资料来源
《先锋报》记者李蕤43年2月19、20日;4月13日报道节选。
《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摘抄。
题外话:
狗日的、蒋光头,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