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42章 科举三试(第3页)

第42章 科举三试(第3页)

而在他的名字下面,周瑜的次子周胤、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前零陵太守龚谌之子龚禄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江东俊杰,在算学一道上,展现出了极其惊人的天赋,震惊着所有人……

明法科,邓良、张绍、李遗三位将门之后包揽前三!

既显示了功勋世家子弟在律法传承上的优势,也向所有为大汉流血牺牲的将士们表明,他们的后代,同样能在大汉的朝堂上获得荣耀。

明史科,王肃不负众望,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夺得麟元。

他的名字之后,张昭之子张休,以及来自蜀中、以博闻强记着称的俊杰谯周,亦是榜上有名。

明礼科,麟元何晏的出现引起了一阵骚动。他乃后汉大将军何进之孙,其母尹氏早年被刘瑁纳入后宫,他也因此收到了刘瑁的青睐。

何晏自幼便以才学知名,喜好黄老之学,如今的上榜,既是众望所归,也带着一丝皇恩浩荡的意味。

而青眼鲁芝、墨花丁固,皆为寒门,一人来自雍州,一人来自会稽,他们的上榜,则巧妙地安抚了江东与关中的人心。

明工科,郑浑之侄郑袤夺魁,延续了郑家在工学上的辉煌

绳眼苏越,燧花程缮,两名寒门匠才,皆出自科学院的院试,他们一人善于大型宫殿的营造,一人精于战船的设计,他们的脱颖而出,则彰显了刘瑁对科学院的高度重视。

然而,全场最令人瞩目的,除去进士科外,还是明武科的榜单。

当监官高声唱出“明武科戡元,巴郡南充,张嶷”之时,整个喧闹的广场都出现了片刻的死寂。

随即,雷鸣般的议论声轰然炸开!

“张嶷?是谁?从未听过此人!”

“巴郡南充……一个寒门子弟?天哪!他竟能力压华歆尚书的继子骆统,还有孙家的孙奂、陆家的陆凯,夺得戡元?”

所有人都知道,骆统乃是华歆小妾的儿子,自小就受到华歆的培养,家学渊博。

而孙奂更是孙坚之侄,将门虎子;陆凯则是将军陆逊的族侄,吴郡陆氏的后起之秀。

这三人,无论家世、背景还是名望,都远在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张嶷之上。

可偏偏,就是这个来自巴蜀深山的寒门子弟,夺走了象征着武科最高荣耀的戡元之名!

这一结果,比任何诏令都更加响亮地告诉全天下的寒门子弟,尤其是在被将门世家几乎垄断的军事领域!

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哪怕出身微末,一样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出人头地,封妻荫子!

人群的角落里,一个身材挺拔、面容坚毅的青年,在听到自己名字的瞬间,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他难以置信地望着那金榜上首的名字,眼眶瞬间湿润……

从南充到长安,他从巴郡严家、甘家等大族之中成功突围,如今得中戡元,这一路的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欣喜的泪水……

此次科举,共计一百一十个名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这个数字,超过了前两次科举的总和。

它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刚刚经历战火与瘟疫的大汉。

它更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天下,将世家、将门、寒门,将元从旧部、新附之臣尽数网罗其中!

甘露殿内,刘瑁拿着最终的榜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他看着荀顗、董允、王肃、张嶷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仿佛看到了未来大汉帝国的擎天之柱。

科举这把刀,经过三次磨砺,已然愈发锋利。

它不仅在世家门阀的垄断上劈开了越来越大的口子,更在为这座庞大的帝国,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最需要的人才。

一个真正属于刘瑁的时代,随着这张金榜缓缓拉开序幕。

也不知远在辽东苟延残喘的曹丕,当他听到这份榜单时又会作何感想。

毕竟他曹家曾经麾下重臣的子嗣,如今不少都已成了对手的座上宾。

这或许比战场上的失利,更让他感到绝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