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12章 汉家蒙学(第3页)

第12章 汉家蒙学(第3页)

“陛下,这……怎么没了?”

众人正读的酣畅淋漓,却发现文稿戛然而止,宋忠急切地抬起头来看向刘瑁,眼中满是求知若渴的光芒,想要知道下文。

“这就是朕交给你们的任务了,宋公!”

刘瑁哈哈一笑,走下御阶,亲手扶起宋忠,道:“这三本书只是朕一时起意写下的部分骨架,至于如何续写,就要交给您和儒学院的诸位大儒了,务必要将它们完善,流传千古!”

“此乃泽被天下,教化万代之大事,老臣……责无旁贷!”

宋忠颤抖着身子,向刘瑁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礼,老泪纵横。

他知道,在刘瑁写下这三本书之前,大汉虽有蒙学,但教材驳杂,效率极低,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宏伟的启蒙任务。今日之后,一个崭新的时代,将从这里真正开启!

“但这还不够!”

刘瑁的声音再次响起,他抛出了今日的第二个重磅炸弹。

“识字难,难在何处?难在识字!我大汉子民万千,真正能识字的人屈指可数,世家大族有家学渊源,尚能以‘反切法’识别,可普通百姓谁懂这个?”

荀攸闻言,深以为然地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反切法’虽能识字正音,但颇为繁复,非精研经学者不能通晓。这确实是蒙学推广的一大难题。”

“所以,朕要改了它!”

刘瑁快步走到案前,重新铺开一张纸,提笔写下几个字,又在旁边用一些奇怪的符号标注。

“朕以为,汉字之音,皆可分为声、韵二部。若将常用之声、韵,各以符号代之,制成图表,让学童先习此音标,再学拼读,则天下之字,皆可自读其音,无师自通!”

他所说的正是后世汉语拼音的雏形,只不过他巧妙地将其“托古改制”,用汉字偏旁或简单的符号来代替了拉丁字母,以此来解皇权不下乡的识字难题。

这一下,连贾诩都坐不住了。

如果说《三字经》是在思想上“攻心”,那么这套改良的“反切法”,就是从根本上打破了知识的壁垒!

“陛下!”

田丰激动地走上前,仔细看着那张纸上的符号与拼读演示,双手都微微颤抖。

“若此法真能推行……不出十年,我大汉的识字之人恐怕要翻上十倍!这……这是大好事啊!”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读书识字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朕要让每一个为大汉耕种、为大汉征战的子民,都有机会知晓事理,都有机会凭军功、凭才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刘瑁一边说着,一一边看向了以荀攸、辛毗为首的世家谋士,眼中满含深意,今日这番话他是故意说出来的,毕竟世家之风就得趁着王朝初定时予以遏制,否则留待后人只会越来越差!

荀攸看着刘瑁看向自己的眼神,不由苦笑一声,他荀家在荀彧死后早就只有刘瑁这一个选择了,随他折腾吧,他这个刘瑁亲封的许国公还真能背叛刘瑁不成?

“朕宣布,即刻成立‘蒙学院’,由儒学院牵头,朕亲自总揽!三书编成之后,交由工部起印并颁行天下郡县!各地官府必须配合,于各乡、各里设立蒙学学堂,凡家中有适龄孩童者,理应送往入学!”

“喏!”

“朕还要在礼部设立‘国音司’,以朕这套新法为基,编纂一部《大汉正音字典》,以为天下文字之范本!所有蒙学全部带上此音标注,以后颁布令典告书,也需加上标注!”

一道道旨意砸得田丰、荀攸、贾诩、法正四人热血沸腾,心神激荡。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张无形的、由文化与思想编织而成的巨网,正从长安缓缓铺开。

它将把整个帝国的每一个子民都牢牢地网罗其中,铸造成一个思想统一、意志坚定、拥有着空前凝聚力的强大帝国!

数月之后,长安城以及关中各地的乡里之间,开始响起阵阵清脆稚嫩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雍王瑁,扶幼君……”

简陋的泥墙学堂里,不论是富家商贾的儿子,还是普通农户的儿子都坐在一起,捧着崭新的《三字经》,一字一句地跟随着老师大声诵读。

他们或许还不懂其中深意,但这些三字一句的韵文,却如同最坚固的烙印,深深地刻进了他们纯白如纸的记忆里……

一个跳过了混乱的南北朝,直接迈入隋唐制度中央集权的强大帝国,不仅在军事和政治上完成了革新,更在文化的根基上开始了它影响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