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一个有工作的人来说,云子诺没那么时间多想,关上房门,她打算查查牡丹台的事情。感谢网络,感谢百度,感谢谷歌,摆脱了在旧纸堆中查文献的日子。如果真有那样的需要,说明这就不是一目了然的小案子了。
“公元1722年的春天,牡丹花盛开的时候,康熙皇帝、未来的雍正和未来的乾隆同时出现在圆明园的牡丹台。据考证,这可能是祖孙三代皇帝唯一一次聚会。”
原来是这样,云子诺找到一个关键点,三代帝王的同时出现,让龙气的聚集达到顶峰,牡丹花开时,花香满园,蝶舞翩飞,也是清朝唯一可能出现大机缘让精怪化形的契机。
“牡丹台与牡丹簪,多半是不甘心吧。”云子诺看了看钟,不再想了,太晚了应该睡了,她一贯落实早睡早起身体好的习惯。在可以的日子里绝不超过11:30半,毕竟术士的工作,走南闯北,起早贪黑,深山老林,荒野孤坟,能安稳睡个好觉的日子是要珍惜的。
作者有话要说:
☆、牡丹台中圆明遗恨(完)
过了两天,李兰和丹尼尔就主动联系了云子诺,说是找到了牡丹簪子的主人。云子诺马上赶往学校,准备拿好簪子和两人再去一次圆明园。
“这个簪子上,已经不怎么有法力了。”云子诺看了看刻有牡丹花形的簪子,簪子上只有一丝煞气的残余,“恐怕要到圆明园牡丹台这个地方,才能把它激发出来。你们这两天好点了吧?用了那符。”她问两人。
“好了很多,一觉醒来,记不太清初发生了什么,就和一般的梦一样了。”李兰说。丹尼尔一旁点头又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符呢?效果这么好。”
云子诺心想,我能告诉你这不是想着能找到源头,不打扫惊蛇,顺带耗费一下它的法力嘛。
现在看到你们心智还算坚定,不是什么浑浑噩噩之流,帮你们一把么。“这不是制作是要特殊的材料和时机,当时没有存货。”
心中一边腹诽,这样的符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但是不能说啊不能说,高人还是要有神秘感。“咳咳,我们赶快去圆明园吧,今天把事情了结了。”
在同样的时间点,午后3时左右,三人来到牡丹台。
周围还是静的只能听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什么游人都没有。
示意丹尼尔和李兰一起拿着牡丹簪子,云子诺手指起势三式,一股波动从中而出,冲向簪子,向牡丹簪问道,“尔即归之,不忘前尘,龙脉尽断,何事不放?”
丹尼尔和李兰都听不太懂云子诺说的话,她用的不太像是现在的白话,语音有着说不出的怪异,瞬间觉得晴空万里下有一阵冷风贴着颈脖吹过,不自觉打了一个哆嗦。
说时迟那时快,两人手握簪子的地方一阵红雾蔓延开来。再一晃神,周围那是什么大树,分明就是当年的牡丹台。
***
夕阳斜照,从亭中向外望去是各色姹紫嫣红的牡丹花,层层叠叠,犹如置身牡丹海洋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一点也不刺鼻。在这样的花海里,让人有点迷醉的感觉。余晖错落在花上,留在地上的光影纷乱,有种人间仙境难辨的错觉。
远处有三个人,不知怎么的,就是知道这来人是康熙、胤禛与弘历,他们三人正要在一同赏花。
影影约约有对话传来,也不知是不是满文,到却意外听懂了。“胤禛这牡丹花开的不错,你有心了。”“儿臣不敢邀功,这是赶上好时节了,花开正艳。”“弘历啊,你看着牡丹花可能吟出些诗来?”“孙儿,想着请皇法玛指点一番,……”之后的话,倒是模糊了起来。
而画面一转,却在那时雍正已经登机为帝了,他独自一人走到牡丹台。花海之中,形单影只,眉头紧蹙,青丝间已有白发。
“花无百日红,这江山已到了关键之处,变与不变都是危局,朕又能如何呢。纵使倾尽毕生之力,又可否逆转乾坤呢?”他一人暗自嘀咕着。
场景再变,又是雍正一个人来到这里,看上去眉头深锁,精神疲惫,脸上已有了明显的沟壑。他对牡丹花说,“又一年花开了,我是否还能看到下一年呢?呵呵,年羹尧不在了,老八老九不在了,十三也不在了啊。吏治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终于好一点了,弘历的性子能不能把握的住呢?怕是会,最后,终究人算不过天算。……”也听不太清后来的话,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在浓雾中越走越远。
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又一年花开极艳。这次气氛热闹得很。
“皇上,这里风景正好,不如姐妹们吟诗一首。”一个身着淡粉色的宫妃对乾隆笑着说。
“好啊,就以牡丹国色为题,好的有赏……”乾隆点着头,和几位扮相或是艳丽,或是娇媚的宫妃说话。他与宫妃们落座后,一起开始赏花作诗。
猛地画面在几经转变,像是后来的几任帝王与宫人们一起来的场景,最后落在了远处硝烟渐起的场景上。
一个苍凉的声音在三个人的耳边响起,有点沙哑、有点咄咄逼人,“国运不昌,子孙败落,他们又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胤禛你的担忧终究成了现实啊!”
圆明园起火了,而火势很快蔓延到了牡丹台,仿佛之中从花丛中有着无数生灵被焚烧殆尽,发出了尖锐的嘶吼声,像是从地狱爬出的怨灵的索命声。
“不甘心,胤禛我不甘心,你守护的大清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可恨天道气运不昌,我终究不得大神通,只能看整整看着圆明园被一把火殆尽。”
一道奇异的血色红光,“唰”地拂过九州清晏、远瀛馆、谐奇趣,最后猛地窜进了一个法国士兵的衣服中,那里赫然是被抢来的一支白玉镶金牡丹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