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169章 海瑞传奇(第3页)

第169章 海瑞传奇(第3页)

海瑞偕同众人回到旅馆,朋友们纷纷议论,认为这门亲事实在是难得的好机遇,不应错过。海瑞微笑不语,此事暂且搁置一旁。

与此同时,温夫人见海瑞坚决拒绝婚事,便心生一计,她让堂叔张元探问清楚海瑞的住所,随即派人请来了一位在当地颇具声望的亲戚——张国璧。张国璧乃是一位进士出身,曾担任过太平府知府,因病辞职回到故乡。他与张元虽是远房叔侄,但以其正直多才,深受乡里敬仰,无论远近,都乐意听取他的意见。

温夫人对张国璧直言不讳:“今日请你过来,其实是有桩重要的亲事要与你商议,这件事非你出面不可,务必请你帮忙。”张国璧惊讶道:“我妹妹病情尚未好转,怎谈得上提亲?”温夫人笑着解释:“正是因为你妹妹一旦病愈,才更要尽快定下这门亲事。”

张国璧听后不解,追问:“为什么妹妹病一好就要定亲?”温夫人便将海瑞如何发现并封禁野鬼王小三的经过,以及野鬼称海瑞为“少保”的奇特言论,以及自己想将女儿许配给他,却被他婉拒的原因,逐一详述。张国璧听罢惊讶不已:“竟有这样的奇事?我倒是要会一会这位秀才。”

温夫人接着说:“海秀才之所以没有应允,是因为还未征询过他父母的意见,我看他是个识大体的人,必然重视名望,所以请你出面说合,他大概会答应的。”张国璧欣然同意:“很好,不过不知他住在何处?”温夫人告诉他:“他就住在前面的张小乙旅馆中。”

于是,张国璧告辞回家,穿戴整齐后,径直前往张小乙旅馆。当时天色已晚,他急忙让小乙进去通报海瑞。

小乙接到指示,快步走向客房,只见海瑞正与几位同僚在那儿用餐。小乙上前报告:“海相公,外面有位重要人物特地来拜会您。”海瑞感到诧异:“是什么人?他叫什么名字?我们之前认识吗?”小乙回应:“他是我们镇上一位非常有威望的大人物,张国璧老爷,他说专门来拜访您。”

海瑞心中满是疑问,暗想自己与他素未谋面,怎会突然来访?抱着疑惑,海瑞跟随小乙走出客房,在柜台旁边见到了张国璧,双方互相行礼后坐下。

国璧开口:“久仰您的大名,今日有幸相见,真是令人欣慰。”海瑞谦逊地问:“小子籍籍无名,身处偏远之地,未曾与您结识,请问您的来历是?”

国璧回答:“不敢当,在下张国璧。昨日您救助的那位女子,正是我的胞妹。”

海瑞听闻此言,顿悟国璧来访的缘由,便问:“原来是张老先生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要事相商?”

国璧直言:“我是为我妹妹而来。承蒙您出手驱邪,使我妹妹的病痛一夜之间痊愈。家婶对我妹妹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无以回报,因此愿意将我妹妹许配给您,以示感激。没想到您竟如此推辞,令家婶心中不安,故而家婶让我亲自来此恳请您接纳。如果您不嫌弃在下,还请您答应这门婚事。”

海瑞解释:“我只是路过贵地,偶然听到鬼魅交谈,了解到令妹遭邪之因,所行之事也只是借力驱鬼,并无他德,不敢奢望回报。夫人之前也曾托张元先生从中斡旋。我之所以推辞,并非存心拒绝,实在是因为此事重大,未得家母同意,不敢擅自决定,请您谅解。”

国璧听罢,赞赏道:“先生的孝心可鉴。有时事情需灵活处理,君子应随机应变。如今家婶对您寄予厚望。既然您有救人于水火的善心,又何必如此坚决拒绝呢?您若能点头应允,其价值远胜黄金珠宝。先生若能给个明确答复,家婶将感激不尽。”

海瑞见国璧说得在理,不便再三推脱,只好答应:“既然老先生言辞恳切,小子谨遵教诲。但必须等到我参加科举考试归来禀告家母后,才能正式行聘。”国璧点头表示理解:“那是自然,一切还需您家母同意。但今天您能给出肯定的答复,已足够重要。”随后,国璧满意告辞,回到家中,将海瑞的回复告诉了夫人。

温夫人听闻国璧提及的婚事进展,心内欣喜若狂,认定女儿宫花找到了可靠归宿,宫花本人得知后也颇感欢喜。母女俩私下默默祈祷,期盼海瑞早日功成名就,实现婚配的心愿。此事暂且放下不表。

另一边,海瑞送走张国璧后,向店主打听得知国璧乃是一名进士,曾任知府。他回到房间,将此事告诉了同行的伙伴们,众人无不为海瑞感到高兴。次日,海瑞与伙伴们踏上前往高州的旅途,临行前特别叮嘱张小乙,如果有国璧来找,就说他因临近科举考试,不得不匆匆上路,未能当面辞别,约定考场结束后再见。随后,他们启程前行,历经十多日风餐露宿,终于抵达省城。

海瑞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又从未涉足过省城,安置好住处后,便迫不及待地外出游历。他遍访了海幢寺、广孝坡、山西禅院、白云浦涧等诸多名胜古迹,连续七八天畅游其间。时值七月末,三伏天的酷热即将过去,秋风初起,海瑞在炎热中疲惫归来,洗了个冷水澡后,不慎中了暑。到了晚上,他发起热来,体温升高,医生诊断为中暑,病情日渐加重。海瑞一心记挂着科举考试,生怕耽误了入场时间,内心越发焦虑烦躁。他卧病在床,日复一日,直到八月初,仍然虚弱无力,无法行走。海瑞此时深知自己短时间内难以痊愈,参加科举的心愿也开始黯淡下来。身边的朋友们纷纷准备入场应试,海瑞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中痛苦不已。

又过了十余天,科举考试结束,朋友们都回到寓所等待揭榜。其中有一位自信满满的,结果榜单揭晓,他只中了个副榜,名叫刘夤宾,文昌县人士。而海瑞因病未能参加考试,只能无奈地躺在病床上,心中五味杂陈。

海瑞在病势逐渐好转之后,便与诸位朋友一同勉强登船返乡。一路上,他心中郁郁寡欢,时不时地叹息命运多舛,未能在科举中斩获功名。他甚至还创作了一首《落第》诗,以此自我排解愁绪。朋友们见状,纷纷安慰他:“海兄才华横溢,所谓大器晚成,何必如此沮丧?”海瑞回答:“各位有所不知,我并不是在意功名本身,而是家母对我寄予厚望,反复激励。如今落榜而归,我将如何向老母亲交代呢?因此心中郁结。”

在旅程中的一天,他们到达了雷州,海瑞想起了与张国璧的约定,虽然这次科举未能成功,但他认为不能因此失信于人。于是,海瑞与朋友们分道扬镳,径直前往张家村,并再次入住张小乙的旅馆。张小乙见海瑞归来,兴奋地祝贺道:“海相公一定是高中了,衣锦还乡,真是可喜可贺!”

海瑞沉默了一会儿,叹道:“唉,实不相瞒,我这次是名落孙山,惭愧得很。”

张小乙听后十分惊讶:“怎么可能,像您这样有才华的人怎么会落榜呢?”海瑞便将自己的病情和未能参加考试的情况详细告诉了他。小乙宽慰道:“这只是您的运势未到罢了,先安心完成婚事,下次再试不迟。”

海瑞却说:“婚礼之事目前还不能定,但我曾与张老爷有过约定,所以我特意前来拜访。麻烦您通知张老爷,说我在此等候片刻,之后就要启程。”

张小乙应允后,立即赶到张府通报:“海相公已经回来了,只是因为在省城生病未能参加考试,白跑了一趟,现在回来特地请您前去旅馆一叙,之后他就要动身离开。”

张国璧听闻后笑道:“真是造化弄人啊!”随即与张小乙一同来到旅馆,见到海瑞,他劝慰道:“大器晚成,文星未显现,足下不必过于介怀,此行只是白白辛苦了一遭。”海瑞自觉十分尴尬,回应道:“在下才疏学浅,未能中榜也是情理之中,只因家母有命,才不得不随众人参与科考。之前承蒙您关照,约定之事不敢忘记,所以绕道前来履行承诺。请代我向令婶传达我的歉意,我将先回家与家母商议此事,日后一定给予答复。”

国璧听罢海瑞的解释,点头道:“承蒙您如此守信,言语如金,无需多言。只是您刚恢复健康,需格外珍重。若不嫌弃,能否多逗留一日,以便略尽宾主之谊?”海瑞回应:“我原计划明日启程,既然承蒙老先生深情厚意,那我就多停留一日,明日再到府上拜谒问候。”两人又交流了一些广州的新鲜事,随后分别。国璧再三叮嘱后离去。

另一边,温夫人正翘首期盼海瑞科举成功的喜讯,却突然听张国璧告知:“海瑞因病未能参加考试,现在已经回到这里,并特地要来见您,明天就要启程回家。关于婚事,他表示要先禀告他母亲后再做回复。我再三挽留,他答应多留一天,特此前来通报。”温夫人听闻后心情沉重,说道:“功名倒是其次,关键是你妹妹的终身大事最为紧要。只怕他回家后就此将此事抛诸脑后,那可如何是好?贤侄你能否想出个妙计,务必要促成这桩婚事,以免惹来闲言碎语。”

国璧听后略微思索,提出了一个策略:“眼下我有一个计策:明日先将你家妹妹接到我家,提前布置好新房。我再请海瑞到我家喝酒,设法将他灌醉,然后送入洞房。只要度过这一夜,婚事基本就成了。不知婶娘您觉得这个方法如何?”温夫人听后大喜过望,连声道:“这个计策真是巧妙,我们就依计行事吧。麻烦贤侄你回家准备新房,准备酒席。明日一早,我便将你妹妹送到你家。”国璧答应下来,立刻回家忙碌起来,开始收拾房屋、准备酒宴。温夫人将此计告知女儿宫花,宫花也表示同意。

海瑞本打算与国璧见面后即刻启程,然而面对国璧的热情款待,他只好暂时留下。次日早晨,国璧的家仆早早来到旅店,递上帖子,邀请海瑞中午赴宴。海瑞看过帖子后对来人说:“承蒙贵老爷垂青,我下午准时到府上赴宴,原帖收回,请转达我对贵老爷的敬意,我暂时不宜领受厚待。”家仆应诺后离去,海瑞便开始整理衣冠准备赴约。

不久,国璧府上再次派人前来催请,海瑞便随来人一同前往张府。抵达门前,只见一座巍峨门楼,上面悬挂着一块金字牌匾,赫然写着“中宪第”三个大字。门开后,国璧穿着华丽的官服出门迎接,将海瑞引入大厅落座。海瑞客气地说:“承蒙老先生邀请,理应先向老夫人请安,还请老先生指引,待我叩见。”国璧则推辞道:“不敢当,拙荆年事已高,常年卧病在床,不敢劳烦先生走一趟。”

片刻后,家丁呈上香茗,宾主稍作寒暄,国璧又邀请海瑞至书房小憩。海瑞步入书房,只见明亮洁净,四壁挂满琴书,环境优雅宜人,不由得赞道:“老先生真是气度不凡,这处幽雅居所充分展现了您的风采。”国璧谦逊一番后,家丁开始摆上佳肴美酒,国璧与海瑞对饮。

海瑞酒量有限,饮下三杯后已觉醺醺然。而国璧却有意劝酒,一杯接一杯,不知不觉中,海瑞已有八分醉意。海瑞本想不再饮酒,奈何国璧再三恳切劝饮,一方面出于主人盛情难却,另一方面出于对长者的尊敬,海瑞只好硬着头皮又饮下一斗,此刻已有十二分醉态,头晕目眩,身体不受控制,坐在席上都不安稳。突然,一阵酒劲翻涌,海瑞忍不住当堂呕吐起来,最后昏昏沉沉地伏在椅子上失去了意识。国璧见状,知道海瑞已经醉倒,便进内屋向温夫人汇报此事。此时,温夫人已将女儿宫花送至新房内,国璧听闻后暗自窃喜。他立即命侍女搀扶海瑞进入新房,安置在床上休息,并悄然将房门从内反锁。这一切看似巧合,实则精心设计,正如一句古语所述:“一枕邯郸黄粱梦,三生石上强行联姻。”

在众丫鬟的引导下,海瑞被送入了一间密闭的房间,房门在她们离开后从内部反锁。房间里,宫花小姐紧张地躲在床后,听着海瑞沉重的呼吸声,心中忐忑不安。直到深夜三更时分,海瑞才悠悠醒来,睁开眼只见室内灯火通明,自己正躺在精致的纱帐之内,周围锦被华枕,弥漫着淡淡的脂粉香气。他坐在床上,疑惑地想:“刚才明明是与张太守共饮,怎么突然来到这个地方?看这布置,显然是深闺之内,幸好此刻只有我一个人在此休息,如果这里有别的女子,我又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清白呢?”

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床后突然传来轻轻的咳嗽声。海瑞听后惊骇不已,以为有鬼魅作祟,正色道:“何方妖孽,竟敢在我面前卖弄!可知我海瑞曾亲自收禁过妖邪?”只听得一个娇柔的声音回应道:“您不妨猜猜看,我是人还是鬼呢?”海瑞坚定地说:“我以正直之心处世,无论你是人是鬼,阴阳世界都应遵循同一道理。我今日的确应张太守之邀赴宴,无意闯入他人闺房。你若非鬼魅,就请现身相见。”

宫花小姐深知自身终身大事的重要性,她遵从母亲的意愿,决定以张家之女的身份许配给海瑞,两人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有何不可相见的道理?于是,她从床后缓缓走出,手握屏风,站在灯光下娓娓道来:“相公不必惊慌,我并非鬼魅,实为张家之女,温夫人正是我的母亲。我曾因遭受邪魔侵扰,幸得相公出手相助,使我病愈安康。家母感念相公恩德无以为报,遂有意让我侍奉您,于是托付叔叔张元和兄长张国璧从中牵线。相公您当时答应了这门亲事,不嫌弃我张家微贱,约定在科举后的槐黄季节正式定情。如今科考已过,您因病未能参加考试,但这正所谓世事无常,功名并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相公何必如此怨恨命运,这不是豁达之士应有的态度。今晚,我遵照母命,前来侍奉您。还请您多多包涵,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怪物,那样我会非常感激。”

海瑞听罢,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国璧之前拼命劝酒,就是为了这一刻。他严肃地对宫花说:“小姐请坐,容我解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才疏学浅,承蒙令堂大人不嫌鄙陋,愿意将小姐许配给我,实不敢承受如此厚爱。所以我先前一再推辞,实因不忍身为贫寒书生而连累小姐。直到国璧先生极力撮合,我不得已才勉强答应。如今科举落榜,每见人面,我都羞愧难当,本不愿再见夫人。但半夜反省,我不能背弃承诺,因此不顾嫌疑,特意绕道来拜见张太守,其实是想确定未来的婚约,然后回家禀告母亲,以实现这段三生之缘。却未料到张公设计,使我陷入此困境。小姐请自便,自古男女之间交往有严格的礼节,还望你不要自贬身价。”

宫花听他这般婉拒,似乎有不愿接纳的意思,便说:“我并非卓文君那样的才女,也不是红拂那样的奇女子。今夜遵从母亲之命,与你共结连理,你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让我无所依靠呢?”海瑞微笑着回答:“小姐误会了,我和你素未深交。过去的事只是一时的缘分,不必挂在嘴边。尽管令堂已定下婚约,但终身大事,除非经过庙堂祭祀,洞房花烛,否则怎能轻易结合?还请小姐慎重考虑,避免有任何越轨之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