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中)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发掘停止了,所有的工人都被召来传递陶土片。从隧道入口、洞内台阶、倾斜的过道,一直到王家文库,排成了长长的人体锁链。沉睡地底数千年的楔形文字陶土片,终于通过各个工人之手,见到了20世纪的天日。这些陶土片堆放在围场,由贝多因工人分类和拍照。

惊人的发现迅速传遍发掘队,大家临时组织了庆祝活动。桌椅搬出帐篷外,扬声器连通录音机。厨房里,叙利亚和意大利厨子在忙碌地烹饪。甜美的香料味和刺鼻的大蒜味飘溢着。亚力酒和基安蒂酒饮了一杯又一杯。意大利情歌和阿拉伯哀曲此起彼伏。

墓掘(4)

整个发掘队洋溢着亲密的气氛。5年来寻找希拉王国的经历撼动了每个人的心灵。作为考古工作者,应当从失望中看到希望。

欢庆的歌舞越来越狂热,兴奋的话语越来越激昂。

相形之下,围场内堆放的陶土片、偶像等文物倒是冷冷落落。这些代表希伯拉王国几千年文明的出土文物,一声不吭,默默地注视着狂欢者。

尽管加布里埃娜的帐篷临近庆祝场地,她还是未能察觉狂欢的喧嚣。她两眼红肿,右手因长期握拿放大镜而感到酸痛。双肩有如刀刺。豆粒大的汗珠顺着脸颊直往下淌,湿透了卡其工作服。近几个小时里,她一直在研读希伯拉王国的楔形文字陶土片。她既感到着迷,又觉得苦恼。对于那块标示国王印记的陶土片,她才释译了六个字。希伯拉王国的楔形文字是过去未曾见过的一种方言。

直到萨比迪尼把手搭上她的肩膀,她才意识到有人进了帐篷。“休息吧,”萨比迪尼说。“今晚无须加班。”

加布里埃娜搁下放大镜,揉了揉眼睛。“我得马上回罗马。”

“怎么啦?这期工程还有6个星期。”

她站起身,疲惫地抹去额上的汗珠。“我过去没有见过这种方言。形容词和动词是纯正的古代巴比伦楔形文字,但名词的意思不明,使得句子看不懂。”

“你不是轻松地释译了金像底座的文字吗?”

“那些文字是国王的印记。国王、国王的父亲和手下官员的姓名是容易辨认的。但陶土片中涉及到法律、商业、宗教、历史的名词,却是用一种我没有见过的变体刻写的。”

“发掘还得继续下去。”萨比迪尼执着地说。

“没有必要。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文物。如果我们能看懂他们的文字,这些陶土片就能提供我们在此觅求的一切。”

“你是说无法就地解决文字上的难题?”

她摇着头,金黄色的披发随之拂动。“我需要罗马大学的设备。我们必须回意大利,萨比迪尼。”

加布里埃娜的理由是无可辩驳的。倾听古希伯拉王国的声音比继续发掘丘墟更重要。

“好吧,”他点点头。“我去劝说加马西博士。”

3

加布里埃娜一回到罗马,便领着一伙见习碑文学者夜以继日地释译那些玄妙的希伯拉王国楔形文字。

他们找来种种原始闪米特方言,将其中选出的名词任意补入待释的楔形文字句中,希望从此解开希伯拉王国的语言之谜。他们的这种努力,无异于想借助一副画面相似的拼板图画方块来拼凑另一副复杂的拼板图画,其结果只能是劳而无功。

10的一个寒夜,加布里埃娜离开语言实验室,回到了四楼办公室。她来回踱了几步,走到一架旧钢琴前,用食指拨奏披头士名曲《米歇尔》,其后她坐下来,开始弹奏德彪西作的序曲。

她曾在童年断断续续学了几年钢琴。后来,意识到自己音乐才能有限,她便把弹钢琴当成一种爱好——用以安慰自己和激励自己。她喜欢古典名曲,更嗜好爵士音乐。这种美国黑人音乐引起她的强烈兴趣,她为此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爵士乐曲。

弹完德彪西的序曲,她冲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然后点燃一支香烟,背靠坐椅,眼睛盯着墙壁上的两张外貌相同的迦南邪神帕祖祖的放大照片。她再次对这个面目狰狞的偶像同时出现在两个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感到惊讶。

她重新踱着步子,凝神思考两个互不相关的因素:历史和逻辑。根据《圣经》的记载,迦南地是在摩西去世之后由约书亚攻占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60年和1240年之间。攻占区域最后包括米吉多,此地离希伯拉王国的南部仅200公里。

墓掘(5)

难道当时希伯来各个部落已经和希伯拉王国有往来,甚至在那里定居?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的语言会不会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逐渐溶化成一种新的方言?希伯拉王国陶土片上刻写的楔形文字也许就是这种神秘的方言?

她感到心里一揪。随后她又平静下来,摇了摇头。时间不对。希伯拉王国陶土片烧制的时间要比约书亚攻占迦南地早两千多年。

她深深叹了口气,凝视窗外遥远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灯光。

目前这种考虑还只能说是她的直觉。自从那天进入希伯拉王国文库起,她就有了这种直觉。她迅速走到办公桌旁,翻阅一大叠陶土片的放大照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