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奸臣世家 > 第290部分(第3页)

第290部分(第3页)

“呵呵,这位将军,如果是没有蔡道的大宋,我二人一定不会这么想。可是,有了蔡道的大宋,我二人就不得不这么想。区区宋朝,您要是败给了章,我二人不会说什么,因为,败给他的人很多。可在下却记得非常清楚,您就是败给了那个区区大宋三司使的父亲蔡卞,而且还不是一次。”文及甫可不是个好脾气,出言讽刺道。

“仓啷啷!”仁多保忠被文及甫点出了痛脚,气急之下,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够了!你们如果再吵,就出去吵个够!”李乾顺生气地怒喝道。

“陛下,听他们二人此言,也许蔡道是真有此意。”晋王李察哥经过思量,也认同了两位汉臣的观点。

“哦!皇弟,此话怎讲?”李察哥是他的庶弟,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李乾顺也素知这个弟弟监视非凡,所以,他一直很重视这个弟弟的意见。

虽然深受李乾顺的信赖,可李察哥还是十分恭顺地解释道:“陛下,您忘了,秋收之后,大宋突然从汴梁城中抽调了十万名常备精锐禁军士兵出海,大家都以为,那是派兵征伐倭国。可关键就在这个数字上,这一次比前几年多了整整一倍。

微臣虽然不知道倭国的底细,可就算是倭国国土再大,人口再多,经过这几年宋朝持续不断的征伐,如今肯定已经被打得无还手之力了,怎么还需要继续派兵呢?如此说来,蔡道这次用得就是瞒天过海之计,也让他瞒过了全天下的人。”

文季甫急忙站出来,赞同地说道:“不错,晋王分析的非常准确。可是,晋王,陛下,你们都忽视了另外一个因素。辽国当今的皇帝,耶律洪基虽然是个昏君,可他能够主政四十六年,还是有一些本事的。不过,在他死后,却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可是,这位被人给予厚望的辽国新君,从这三年其执政情况来看,他却同他的祖父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且,对朝臣和贵族的掌控能力却差了很多。蔡道没有在三年前就立即进攻辽国,我想可能他早就查知耶耶律延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及甫的这么一番话,切中了重点,如果耶律洪基还活着,的确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可是,这个耶律延禧,即便是李乾顺的皇后辽国宗室女耶律南仙对其评价也不高。

对此,仁多保忠更是无话可说,也无可辩驳。

第618 战前准备2

一国的君主是不是昏庸,三年之后,自见分晓。即便仁多保忠不服,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乾顺是个明君。可那个耶律延禧,别说是辽国人,就是他们这些外人也都看得很清楚。

议政殿内陡然静了下来,司马康和文及甫的话,不但没有解决李乾顺最初的问题,还让事情更加复杂化了。

李乾顺如果真得硬下心来,拒绝蔡道的这封最后通牒,他的生命和大夏国的国祚都将受到双重威胁。

那些蔡道想要的西夏国国土也许还能在他手中存留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毕竟,辽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是宋国一下子就能够打倒的。

可是,那之后呢?

况且,蔡道会不会留他这条小命到那天,还真不好说。

就在李乾顺两难的时候,司马康硬是憋出了一句话:“陛下,微臣有句话可能有些僭越,但不吐不快。蔡道此子后还是比较讲信用的。”

“司马兄,你……”文及甫用手指着司马康,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按说,以他们的身份,巴不得西夏国参与到这场战斗中,即便无法真得赢了大宋国,也能拖延蔡道取得幽云十六州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拖延,也许大宋国国内便会产生厌战的情绪。

让蔡道所主导的北伐变成一次虎头蛇尾的失败的军事行动。

司马康说这话,讲什么信用,又与李乾顺所问的问题没有直接关系?

可在场所有的大臣,包括李乾顺都听明白了。

司马康是真心为西夏国和李乾顺考虑,与其去期盼蔡道打败仗,不如早早接受其开出的条件,提早安置好河套地区的西夏国百姓。

其实,严格说起来,蔡道还是给西夏国留下了发展的空间。黄河几字形以西地区,河西走廊,这些地区的面积并不小,何况,还有更加广袤的西域。

将古丝绸之路掌握在手中,西夏国也能从中获取贸易的利润。

蔡道一向很讲信用,这话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听。

正面,蔡道对自己人一向非常看顾,从来没有亏待过任何手下和朋友。

反面,和他做对的人,都没有落下好的下场,这一点,从司马光和文彦博两个家族的下场来看,就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可这话,在场的人中也就司马康敢说,其他人即便是心里面明白,也不敢宣之于口。这种事情,也只能李乾顺自己作出的最终的决定。

殿中又静了下来,李察哥知道这个时候,他要站出来表态,便跪下来说道:“陛下,我的皇兄,您不管做出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