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奸臣世家 > 第290部分(第2页)

第290部分(第2页)

而张叔夜和宗泽已经到河北东西路担任边境知州十几年,已经熟知辽国南京的底细。何况,二人已经经过历史的证明,非常的知兵。因此,他们两个作为统帅是最好的人选。

而蔡京,也许他并没有带兵打仗这个技能包,可是,作为一个能够在徽宗朝六上六下的丞相,其治政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因此,如果战事展开,由他去负责招集民夫为前线运送军粮,他这个伯父便是不二的人选。

接下来,就得由蔡道去亲自解决掉大宋国与大辽国开战之后,唯一的一个隐患西夏国。

李乾顺虽然对大宋国称臣,可他同样也对辽国称臣了。因此,蔡道特意写了一封私信派蔡樱花亲自出马,由她将信放在李乾顺的床头。

心中说得很明白,蔡道给西夏国开出了最后通牒,限西夏国必须在一年内让出河套地区的西夏国领土,西夏国作为大宋的属国,可以持有兴庆府以及河西走廊这两处领地,至于更西边或者河西走廊南边的领地,若是西夏国自己有能力夺取的话,大宋国并不干涉。

这个限期,就在明年的秋收之后,到时候,西夏国可以迁走河套内的百姓。

至于,李乾顺是否愿意遵从这个最后通牒,并不重要。

如果李乾顺不同意,蔡道便会命令西军从今年开始收缩防守,只谨守兰州黄河段,以及横山要冲,以防御为主。

不过,蔡道便会立即停止了两国边境上的互市,从今年起,也会停止支付给西夏国的岁赐。

虽然西夏国选择臣服,大宋国国力日益强盛,但是,蔡道并没有断掉每年给西夏国的岁赐,这可是一种间接控制西夏国经济的好办法。

蔡道怎么舍得丢弃呢?

何况这个条约又不是他签订的。

第617 战前准备2

如果,李乾顺选择同意,这对双方都是好事情。

虽然因此会失去很多领土,可西夏国以后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确,只能向西,去征服高昌回鹘。青藏高原也只有吐蕃人才能够适应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二天,当看到自己床头出现一个信封的时候,李乾顺着实吓了一大跳,全身上下都被冷汗浸透了。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好在还在身子上连着。

等打开信封,拿出其中的信纸一看,他的心里更是凉了一大截。

李乾顺也顾不得换下身上水湿水湿的衣服,立即招来朝臣们商量。

西夏国臣服之后,原本打算将小梁太后屡次出兵环庆路的时候,掳掠来的宋朝大臣及子弟归还给大宋朝。结果,却被赵煦和章拒绝了。

那些都是保守派文彦博、司马光等朔党官员以及子弟,他们这些人既然做西夏国的臣民做得那么开心,他们君臣二人也不好搅了这些人的雅兴。何况,真要接纳他们的话,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难题。

因此,当其他西夏国大臣纷纷表示让李乾顺明确的拒绝大宋国,毕竟这只是蔡道的私信而已。

唯独这些汉臣沉默不语。

党项族的文武大臣们如此强硬的表态,可是却始终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应对的方法。

可是,这封信虽然是蔡道的私信,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大宋,是蔡家一党和孟太后相表里,独揽军政大权,他的话虽然不是圣旨,却近乎等同于圣旨。

何况,蔡道的人都已经能够绕过戒备森严的西夏皇宫,把这封信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在他的床头,下一次,他这个西夏国主的脑袋也将不保了。

越想越后怕,李乾顺忘了一眼朝堂上还未说一句话的几个汉臣,问道:“司马爱卿,文爱卿,你二人又是如何看待此事呢?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但请直言!”

李乾顺同他的父亲一样,都非常喜欢儒家问话,其内心当中其实也不愿意与大宋国为敌,因此,他对这些被大宋朝舍弃的名臣之后,非常好。

故此,司马光的养子司马康回答道:“陛下,先不谈其他,您能从这封信中看出其他吗?”

“你什么意思?你们这些汉人说话就爱之乎者也,弯弯绕绕,有话不能直说吗?”说话的正是西夏国的名将仁多保忠,他因为被李乾顺怀疑心怀异志,被解除了兵权,留在了兴庆府。

不过,每当遇到军事上面的大问题的时候,李乾顺还是会征求他的意见。

“陛下,司马兄其实是想说,蔡道这封信中,隐含了另外一个意思。大宋国要对大辽国动手了。因此,这封信就是对陛下的最后通牒。因此,短时期之内,大宋国也许不会对我国动手。”文彦博的六子文及甫连忙站出来为司马康解围道。

司马康接着说道:“不错,如果,蔡道真得收回了幽云十六州。有了燕山重山之固,再有了榆关之险,辽国的铁骑再想入侵中原,那就比登天还难。那么,真到了那个时候,大宋国腾出手来,下一个要对付的可就是我大夏国了。”

“放屁!危言耸听,你们两个汉狗,看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肯为陛下效力也倒罢了,可你们居然如此蛊惑陛下,为自己的故国说话。区区宋朝岂能敌得过辽国的百万铁骑呢?”仁多保忠立刻指着二人的鼻子大骂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