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 第8部分(第4页)

第8部分(第4页)

由此加重了局势的危险性。

9月25日,国民党军队开始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此时,受共产国际委派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已经来到中央苏区。

临时中央把军事指挥大权几乎完全交给了这位德国军事专家。

军委集体领导的好制度被取消了。

李德不懂得中国国情,也不想了解前四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他攻击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游击主义”、“逃跑主义”。

10月中旬,在李德的住处,召开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

周恩来和朱德上前线指挥作战,没有参加会议。

毛泽东和刘伯承再三说明:当前敌人采取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法,企图以持久战和堡垒战来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以达到最后消灭红军的目的。

针对这个严峻的现实,应该采取我们一贯的游击运动战的战术。

硬碰硬,非要吃大亏不可。

但是,博古(秦邦宪)和李德等人坚持认为:我们现在一定要摆脱过时的老一套,重新推行一套“新原则”,还说:“‘游击主义’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山沟里的马列主义该收起来了。”

他们主张要分兵把守根据地大门,要坚决“御敌于国门之外”、“绝不丧失一寸土地”,李德甚至提出:我们不要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要敢于和敌人打阵地战,把敌人消灭在阵地前。

不幸,李德的主张被临时中央所采纳。

在实战中,红军战士和群众英勇奋战,损失惨重。

可是重大牺牲并没有阻止住敌人,根据地一天天缩小,部队一天天减员。

刘伯承找到李德,要求立即改变作战方针,他严肃地指出:如果我们不停止目前这种消耗的战术,不立即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那我们的根据地将会丢掉,我们的红军将会拼光!李德非但听不进去,反而对刘伯承产生不满情绪,他多次向博古建议,应该撤掉刘伯承总参谋长的职务。

第五次反“围剿”打了一年之久,红军始终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终于拿到了俄文这把金钥匙(7)

由于红军指战员的奋战,虽然也取得了诸如洵口战斗歼敌一个师那样的胜利,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严重的形势。

1934年4月中旬,国民党集中11个师的兵力,沿抚河两岸向广昌进攻。

李德等人不顾红军连续作战、减员很大的情况,调集主力九个师保卫广昌。

红军经18天苦战,虽给敌军以重大杀伤,但广昌最终失守。

红军辗转战斗在堡垒之间,粮食、弹药等物资紧缺,部队思想也出现混乱。

对此,刘伯承十分气愤,他再次找到李德,提出必须改变这种“分兵把口”、“全线抵御”的战略。

否则我们将会成为千古罪人。

李德非但不听劝告,而且当面训斥道:“你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参谋,白在苏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