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 第6部分(第4页)

第6部分(第4页)

前委接受了这个建议,起义军开始远距离的南下进军。

刘伯承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三位军长指挥作战。

29日至30日,起义军攻克会昌城,取得了南进途中重大胜利。

9月6日,起义军队到达福建长汀,19日占领了大埔、松口、三河坝地区。

然后,起义领导机关决定分兵,由朱德率第九军教育团和第二十五师留守三河坝,对付从广东梅县向起义军进攻的敌军。

总指挥部率主力继续向潮州、汕头进发,23日、24日两日起义军分别占领了上述两地。

而后,进行了第二次分兵,潮、汕由第二十军第三师两个团和政治保卫处警卫团留守,参谋团率第一师、第二师不足6000人向西夺取惠州。

9月26日至10月1日,疲惫不堪、人员弹药得不到补充的起义军,在揭阳县白石、汤坑、关埠作战失利,主帅周恩来得疟疾仍在普宁县流沙主持紧急会议,宣布不再使用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打出苏维埃的旗帜,实行土地革命,要总结南昌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武装人员尽量向海陆丰撤退,其余人员分别由海口撤退,转香港或上海。

刘伯承、周恩来等都分散躲藏到附近渔民家中,选择时机相继离去。

刘伯承、恽代英、吴玉章等人先乘船到了香港,同中共广东省委取得了联系。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南昌暴动始末记》的光辉思想(6)

他们就转道上海,找到了党中央。

11月,党中央委派刘伯承、吴玉章等人一起,从上海登上苏联船只到莫斯科参加学习,以迎接新的革命任务。

刘伯承认为“南昌暴动,是中国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在历史上的第一页。”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每年8月1日为红军建军节。

刘伯承以这支光荣军队的缔造者之一载入了史册。

教训胜万金南昌暴动失败后,刘伯承凭回忆写下了记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南昌暴动始末记》,他的意图是“供我们的党在失败中研求教训之材料”。

吴玉章也写了一本《八一革命》(1928年5月30日),对事件作了全面的政治分析和理论探讨,自我批评精神诚挚,他说明“书中关于军事部分大部取材于刘伯承同志的报告”,可见刘伯承这份报告书的重要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检验,《南昌暴动始末记》(以下称《始末记》)至今仍然是一篇学习中###史、了解刘伯承兵学的重要文献。

《始末记》是向党组织的一份报告。

其目的是“以作此后革命进行之取鉴”。

刘伯承是南昌起义“负责军事责任的一人”,可是他的这份报告并不是纯军事性质的报告。

“军事是根据政治决定的”,他对起义作了全面的研求,因而《始末记》所提出的问题和教训都是关系到我们党如何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本问题。

所谓“取鉴”,就是为“此后革命”作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一样,《始末记》首先对起义前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做了分析。

当时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等对土地革命摇摆不定。

这些人的叛离革命队伍仅是“时间问题”,对此,我们却无准备。

同时,由于“对张发奎(拥有1万人的兵力)犹未绝望,以为可以使之左倾,同到广东,”当中共意识到汪精卫在九江拉拢了张发奎敌视我们之后,才决定“单独打到广东去。”

对同盟者的动摇和叛变,不能及时觉察,没有事先防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