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向那些百姓之时,眸光变得无比坚定。
“去跟他们道别吧。”李复无奈笑道:“原本想着,悄悄的离开,就不用应付这么大的场面了。”
李承乾心中了然,原来如此。
李承乾调转马头,骑马走到了百姓面前,坐在马背上大声喊着。
“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本宫与王叔还有诸位将士们、医者、工匠,都收到了,这情谊,我们都记下了。”
“但是!这些东西,我们都不能收!”
“你们的日子刚有起色,马上就要入冬了,我们所有人,都希望你们能够把日子好好的过下去!”
“所有的鸡蛋,干粮,都留给孩子老人补补身体,留着给自己干活的时候添些力气,能够知道你们安稳过冬,这对于本宫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
“都回去吧!好好过日子!把家守好,把地种好!朝廷不会忘记你们!本宫在长安,也会记挂着你们!”
“来年,本宫在长安,等着你们丰收的好消息!!”
李承乾说完,坐在马背上,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在马上深深的拱手一礼。
百姓们见状,哭泣声和呼喊声更大了,只不过,他们不再向前拥挤,只是默默地将手中的篮子、瓦罐放在官道两旁,然后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晨曦的光芒终于冲破了最后一丝黑暗,洒满大地。
队伍缓缓前行,出发前见到这样的场面,不仅仅只是李承乾一人心中激荡,李承乾身边的那些护卫以及随行的千牛卫,此刻也是心潮澎湃,难以自持。
不管是千牛卫还是李承乾身边的东宫护卫,他们出身比寻常人更好一些,大多都是勋贵家的子弟。
回想三个多月前前离开长安之时,还在感慨,这一趟可真是苦差事。
说是千牛卫,侍卫,习武之人,但是他们出身好,自幼锦衣玉食,除却平日里训练艰苦一些,何曾吃过风餐露宿、与泥泞污秽为伍的苦头?
穷文富武,能被选中随侍东宫的,都不是普通人。
而到了灾区之后,上头一声令下,让他们放下武器,帮助灾民一同重建家园,他们更是叫苦连天。
都做东宫属官,都做千牛卫了,还要干这种活儿?
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这一行人的心态,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残酷,看到了家破人亡的惨状。
亲手清理废墟,搭救百姓。
挽起袖子,和泥筑墙,搭建窝棚。
忍着饥饿,将属于自己的口粮分给饿得直哭的孩子。
这帮人,已经不似在长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长安贵胄。
这帮人的变化,李复和李承乾也是看在眼里的。
李复也明白,在艰苦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会迅速被打破,彼此之间,相互依靠。。。。。。。
一个感激的眼神,一碗递过来的热水。
一句“军爷辛苦了”的问候。
如同涓涓细流。
“体恤民情”、“为国效力”不再是红口白牙轻飘飘的说出来的一句场面话。
千牛卫和东宫的护卫们,看到这百姓自发跪送的情景,看到那些他们曾经帮助过的面孔,那些老熟人,捧着自家舍不得吃的东西,追出来为他们送行。
队伍之中,以往年轻带有几分玩世不恭的郎君们,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
有人喉咙发紧,使劲吞咽着,却压不下那股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