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李承乾就被身边内侍轻声唤醒了。
“殿下,该起了。”
李承乾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穿好衣裳,洗漱完毕,这才清醒几分。
走出营帐,看到自家王叔已经精神抖擞的与副将交谈着什么,随后翻身上马。
一转头,李复看到了李承乾。
“不早了,走吧。”李复笑道。
即便是他们离开,搭建在这里的营帐也不会拆除,后续还有用处呢,在这里忙活的官员,还可以住,可以在此商议事情。
民居大多都修建起来了,但是官府还没修呢。
先忙着百姓扛过冬天,修官府衙门的事,等到来年秋天再计划也来得及。
李承乾亦是翻身上马,与李复并行。
“王叔,咱们为什么要走这么早啊,按照常理,就算是没有仪式,也要等天色大亮,还要与地方官员正式辞行呢。”
“辞行?昨天不是已经辞行过了吗?”李复说道:“不过,也别细琢磨了,赶紧出发吧。”
营地之中,队伍尽量的悄无声息的开拔,除了马蹄声和车轮声,几乎没有别的动静,队伍浩浩荡荡,迅速离开了这片他们驻扎了三个多月的营地,融入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然而,队伍刚刚踏上通往长安的官道,走出不到二里地,身后原本寂静的营地方向,却隐隐传来了嘈杂的人声,而且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李承乾忍不住回头望去。
此时,东方天际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借着微熹的晨光,他看到了令他震撼的一幕。
官道的后方,黑压压地涌来了无数百姓!
他们扶老携幼,手里挎着篮子,捧着瓦罐。
“太子殿下!泾阳王殿下!留步啊!!”
“殿下,让大家带些热乎饼子,吃上一口早饭吧。”
“太子殿下,这是俺家母鸡下的蛋,您别嫌弃。”
“恩人们,一路平安啊。”
李承乾勒住马头,望着眼前这如潮水般涌来的百姓,望着他们手中捧着的、可能是家中仅存的最好的食物,听着那一声声真挚甚至带着哭腔的呼喊。。。。。。。
李承乾的嗓子发紧,眼眶也越来越热。
“王叔。。。。。。。。”李承乾的声音有些哽咽。
李复的目光扫过那些饱经风霜却充满感激的面庞,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作为太子储君,这些日子以来,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都记在了心里。”
“东宫的卫队,放下武器,出了营地,撸起袖子,加入到他们当中,每日卖力气干活,他们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百姓们很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掏心窝子的对谁好。”
“承乾,看着他们。”
李承乾依言望去,看到了老人们颤巍巍的身影,看到了妇女们殷切的眼神,看到了孩子们懵懂却认真的小脸。
“你要记住他们现在的样子。”李复声音沉稳:“记住这份情谊,这份重量,将来在宫中,在朝堂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想想他们。”
“这就是你将来要守护的大唐,要庇护的子民。”
“今日我们受他们一粥一饭,他日你君临天下,更应该给他们一个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李承乾身躯一震,重重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