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会儿吃完早饭,他们几个都闲的没事做。
李丽质去书院了。
在庄子上住,好处就是每天一早就能去医学院,去跟孙思邈学习。
孙思邈也喜欢这聪明的小徒弟,带在身边教导,有时候还带出去行医,自然,暗中的护卫也少不了。
李韶接了请帖,去客栈那里迎接她的朋友去了,估计要忙活上个三两天。
剩下他们仨,守着偌大的宅子。
所以看到李泰有如此变化,三人都想要,好好探究探究。
李复叮嘱小桃在家好好照看狸奴,自己则是带着李承乾和李恪,去换了一身不显眼的衣裳。
根据护卫的消息,他们远远的坠在李泰一行人的后面,借着田埂和树木的掩护,悄悄观察。
“王叔,咱们这样,好吗?”李恪有点不适应。
就不能大大方方的吗?
李承乾伸出食指,放在嘴唇上,示意李恪小点声。
“这有啥不好的,这是王叔身为长辈,咱们两个身为兄长,对弟弟的关心,爱护,疼惜,懂吧?”李承乾小声解释着。
李恪呆愣了一瞬。
大兄你以前在宫中不是这样的。。。。。。。
李泰带着两个捧着笔记本的随从,径直走到了庄子东头王老丈家的水田边。王老丈是庄子上有名的种田好手,尤其擅长水稻种植。
关中有水田,靠着泾河渭河两岸,便有大片的水田。
李泰一到田边,就熟门熟路地脱下鞋子,卷起裤腿,踩进了还有些凉意的泥水里。他胖乎乎的身躯在田里移动显得有些笨拙,但动作却异常认真。
王家老丈见到李泰如此,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这小郎君,实在是勤奋好学。
这样贵人家的小郎君,他还是头一回见到。
不过一想到,这小郎君是主君家的亲戚,也就释然了。
主君家,有点说道的。
“老丈,我看这边这几行明显比那边绿,长得也高一些,有什么说法?”
“这边是水口子,活水经常过,地气更活络,肥力也跑得快些,所以长得旺点。那边水走得慢,地有点‘凉’,苗就长得含蓄点。所以啊,种地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天、看地、看水、看苗!”
李复三人远远看着,听着风中隐约传来的对话,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李承乾低声道:“青雀他……问的问题还挺像那么回事的。这可不是书本上能完全学来的。”
李恪也点头:“四弟这次,是真的很投入,以前只以为他对庄子上的一些巧工有兴趣,没想到,他如今竟然开始钻研农事了。”
李复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青雀他,或许是找到他真正想要钻研的东西,想要做的事情了。”
““以前只觉得他聪慧,爱读书,却不知他能为此付出这般辛苦。这日头,这泥水……他能坚持下来,不容易。”
李承乾和李恪闻言,再次看向田里那个忙碌的、满身泥点却眼神发亮的小胖子,目光中也充满了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