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日本人在 30 年代努力把满洲发展成一个工业基地,上面已讨论过了;外
资工厂在制造业部门所占份额,表 9 和表 10 中有提示。在许多评论者看来,
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这常常等于控制)应对中国现代工业发
①侯继明:《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第 17—22 页。
展的受阻负主要责任。用这种观点看,中国公司根本无法同外国公司竞争,
因为后者有更多的收入,更好的技术和管理,享有治外法权和免税特权,不
受中国官场的劫掠。与这种“压迫论点”相反,侯继明指出,在 1937 年以前
的那些年里,华资现代企业不但没有被挤垮,而且在现代部分中保持一个“非
常稳定”的份额。①虽然可以
表 26 对外贸易额和指数,1912—1936 年
净
时价计算额*
净
贸易总
额指数
数量指数
1913=100
进出口交换
比 率 ( 进 口
价出口价)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