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可以得到的资料不许可对年度资本流入数字作任何精确的估计,以与国
民收入和国内投资相比较。非常粗略地估计,30 年代初的私人外国净投资略
小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1%,约占总投资的 20%。①就是说,总数很小,但
不是没有意义。
雷默的数据表明,在 1902—1931 年间,当年度新投资的资本流入小于政
府贷款的还本付息的支付和外国商业投资的利润时,就有实际上的资本净流
出。①不过,如表 27 所示,华侨寄回国的汇款大于这个流出,所以总的来说
有一个资本流入,这种流入加上硬币支付,为中国继续不断的入超提供了资
金。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总值的增长,除了价格上涨的影响外,似乎是
由于在中国的外国人把他们的利润进行了再投资。事实上,有些“外国”汇
款从来没有离开中国,而是被直接付给了在上海或香港的外国债权人,他们
把相当一部分利润再投资于设置在几个条约口岸的企业。怡和洋行从 19 世纪
30 年代的一个小代理店在一个世纪中发展成为在中国有许多工业和金融产
业的最大的贸易公司,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过程。
外国在中国的投资——工商企业投资
表 24
百万美元;括号内百分数)
19141931
1936
进出口贸易
银行和金融
运输
(铁路和航运)
制造业
矿业
交通和公用事业
地产
杂项
总计
142.6(13.4)
6.3(0.6)
336.3(31.5)
110.6(10.4)
34.1(3.2)
23.4(2.2)
105.5(9.9)
308.2(28.9)
————
1067.0(100.0)
483.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