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 第6部分(第3页)

第6部分(第3页)

款,允许外国人经营制造业(1896 年以前已有人非法地这样做了)。随着外

国人的到来,出现了专做外国生意的中国商号。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出现的

中国人拥有的虽然小但是发达的工业部门,尽管不限于开放口岸,但大多数

设置在这些城市。在中国和外国的现代工厂附近,或者作为分包者,或者拿

棉纺业来说,作为新纱厂的产品的主要主顾,手工业作坊繁荣起来。仍然主

要依靠手工操作的出口加工,也在主要的港口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对少数城

市居民来说,除制造业和商业之外,在自由职业、新闻出版业、现代教育与

①这是马克?埃尔文的描述,见马克?埃尔文和施坚雅编:《两种社会之间的中国城市》,第 3 页。

②这些当然是很粗略的估计,但它们同可以得到的少数可靠的资料相一致。见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

清代和日本德川时代的城市网》,第 99—104 页;德怀特?H。珀金斯:《中国的农业发展,1368—1968 年》,

附录 E:《城市人口统计(1900—1958 年)》,第 290—296 页;和孔赐安:《中国六大城市的人口增长》,

《中国经济杂月刊》,20。3(1937 年 3 月),第 301—314 页。

文化机构中,又有许多新职业在逐渐出现。

但这个现代工业、商业和运输部门,绝大部分依旧仅限于条约口岸。它

只在很有限的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手工业、现存的销售体系和依靠人力、畜力、

大车、舢板、帆船的运输。几乎没有外部效应,例如,以改进了的技术(新

种子、化肥、现代水利、农业机械),或更有效的组织(信贷、稳定的销售、

合理化的土地使用)的形式进入农业部门。①首先在条约口岸直接感受到的世

界市场上银价或中国农业输出品行情的波动,有时候能波及农村。但总的说

来,直到 1949 年,农民地区和条约口岸经济依旧只有很松散的联系。

①罗兹?墨菲:《外来人:西方在印度和中国的经验》,对条约口岸的经验提供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考察。

人口

在对可以得到的中国人口统计的操作处理方面,也许已经达到了报酬递

减。1953—1954 年的人口普查记录报告中国大陆有人口 5.83 亿,这是到现

在为止作出的最接近于中国人口准确数目的人口普查记录。这个巨大的数字

与这样一些估计如 1948 年国民党的官方数字 4.63493 亿有矛盾;但不论 1953

—1954 年的普查技术上有何缺点,国民党官方的这个数字以及其他几十种官

方和民间的估计与之相比,都更多地依据猜测。①人口在 1953 年接近 5.8 亿,

很符合 1912 到 1953 年平均增长 0.8%的推断,这样的推断对因起伏不定的

高死亡率和相对稳定的高出生率之间的差额造成的慢而不规则增长的人口统

计工作来说,可能是意料中的。袁世凯任总统的时期(1912—1916 年)、南

京政府的十年(1928—1937 年)和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年代(195O—1958 年),

虽然得不到统计资料,但人口增长看来很可能大于这个平均数,补偿了军阀

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 1937—1949 年的内战时期可能是负数的人口统

计结果。1912 年以大约 4.3 亿为起点;1933 年中国大陆的人口大约是 5 亿,

到 1953 年增长到 5.8 亿。

刘大中和叶孔嘉对 1933 年总人口的职业分类作了详细估计(见表 1)。

从个别省份或城市前 20 年比较零碎的资料来判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