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风暴 > 第412部分(第2页)

第412部分(第2页)

那些以为俞国振白龙鱼服就会被虾蟹所欺的,未免太小看了俞国振。

史可法牢骚了两句,又往下看去,却见所说之事,乃是某地方劣绅欺凌左右,收买官吏,武断乡曲,称霸一方。这种事情,史可法没有少听说过,他们这些东林,也往往以能摧残地方豪强自夸,而当初的海瑞海刚峰,更是弄得地方豪强人人自危。

史可法绝对不笨,这些年吃了如此多的挫折,更是有所长进,因此看到这里,他便倒吸了一口冷气。

俞国振……是要向地方豪强宣战了!

向儒林宣战,向地方豪强宣战,俞国振在做一件何等气魄的事情,俞国振他当真狂妄到了如此地步,觉得自己可以对抗这已经延续了一千八百年的传统?

史可法冷笑,他觉得,这又是机会。

难怪朝堂上诸公都在看报,他们看的不是俞国振险些挨揍的事情,而是俞国振对地方豪强士绅宣战,会引发什么样的事端吧……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就是完成五年统一计划的关键之时,俞国振此际抛出这样一件事情,会不会影响到统一?

若真因此导致俞国振治下四方火起,那倒也好了,那样就能牵制住俞国振的精力,让他的统一计划不得不延后。而如此可以让世人看到俞国振虚弱的一面,或许下一步,就是百姓揭竿而起,而俞国振的部下则一群群反正,然后俞国振穷途末路,不得不远逃海外,再也不敢回中原……

“史道邻,何事让你高兴得如此,连口水都笑出来了!”

就在史可法做着美梦的时候,一个人的声音响起,将他惊得回过神来,向那人看去,正是夏允彝。

史可法这才明白,自己方才是在做白日梦了。

“夏兄不是去了耽罗么,为何会这时回金陵?”史可法有些阴阳怪气地道:“夏兄可是上皇忠臣,现在才过了年,上皇那边应当还忙着,你此时回来,不怕上皇手中无人可用?”

“上皇手中早就无人可用,当初他困守紫禁城时,史道邻你倒是手绾重兵,十万江淮义军,却两个月不曾北进寸步,啧啧,上皇哪里有人能用?”

听得史可法口气不对,夏允彝忍不住讽刺了一句,他原本就觉着东林做事不实在,这几年时常去拜谒崇祯,也经常听崇祯发牢骚,知道了一些当年的事情,晓得无论是东林还是阉党,都是卯足了劲想要将崇祯架起,自己好从中欺上瞒下结党营私。这让他对东林更没有什么好感,对于东林干将史可法,则也是不客气起来。

“夏彝仲,你此言何意?”

“你听不明白么?若不是尔等,上皇如何能到今日地步?你也不要高兴得早了,上皇迟早还是要回来,俞济民当着我的面说的,俞济民从来没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倒不象你们……”夏允彝睨了一眼史可法手中的报纸:“哈,原来如此,你以为此事,会给俞济民惹来麻烦对不对?”

“你才不要高兴得太早,俞贼弄出这种事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意向所指,他这一石将击起千层浪,到时浪头太大,打翻了你们的那条船,看你还笑得出来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六六七、此石可激天下浪(三)

“只怕天下汹汹,有心人都知道俞济民要拿谁开刀了。”

“俞国振此时抛出此事,当真是不智至极!”

“也未必,或许他是有意的。”

新襄春天比中原要来得早得多,在鸟语花香之中,陈子龙、方与智、方其义还有几个相熟的朋友坐在一起,大伙面前摆着茶,身边放着酒,一盘花生米、一堆玉米,再加上薯片、葵花籽还有冻米糖,在毕毕剥剥声中,这个年的年味就更浓了。

这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过年时待客,总怕果盘子装得不够满,怠慢了客人。

众人都聚在方以智的家中,方夫人张氏笑吟吟为他们添茶斟酒,她如今可不再是只守着家里的家庭主妇,如今还经营了一家书店,虽然不抛头露面,只是在帘子后面指导着掌柜,但是当家中来了熟悉的朋友时,她也会出来招待。

新襄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如此,有些家庭仍然支会得起高昂的人工费用,雇用那种擅长侍候别人的用人,但是若招待的是至亲或者尊敬的友人,还是女主人出面比较显得尊重。随着女子在新襄工业生产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她们的收不断增加,因此社会地位也在不停地提高。

“无论俞国振有什么意思,现在掀开这个盖子,都不是合适时候,他该等到天下统一之后,凭借无上的威望,再行此事。”陈子龙叹息道:“他此时抖出此事来,一则自己内部,两广与山东必会生出动荡,二来金陵小朝廷内,反对的呼声会高涨,三来原本对统一并不反对的士伸,如今也必然会站在华夏军略委员会的反对面。实属不智,实属不智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