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李时珍评传 > 第3部分(第5页)

第3部分(第5页)

方便,建议由官家主持修订本草。建议一出,老朽们群起反对。李时珍在那

里供职一年,连个太医院吏目都不如,唯一的益处是有机会出入寿药房和御

药库,实地观察了不少难以见到的名贵药物,为重修本草扩充了药物知识。

他对那里尊宠方士、炼丹求仙的气氛十分厌恶,一年后,只好托故回家。后

来有人说他当过太医院院判(即太医院院长),这是不确的。难怪他的儿子

为他立碑,连太医院三字都不见于碑文。

决心修本草,本当精力集中于研究药物,但他胸中酝酿数年的一些医学

知识,尚未整理出来,不得不一面研究药学,一面总结医疗经验,撰写医学

著作。1564 年左右,《濒湖脉学》等医学著作终于写成。多年的医学经验得

到总结,如释重任。以后可更好地集中精力,完成宏伟的研究计划。

这时期李时珍的父母相继去世,他必须承担繁重的家务。抚养儿子,教

徒弟,又分散了他不少精力。他还要劳神费力,修建新居—— 所馆。这所

新居,濒临雨湖,风光秀丽,是他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地方,从此自号濒湖

山人。待弟子庞宪不久学成行医,才成了他唯一的得力助手。

在安排好家务之后,精力充沛的李时珍,带着儿子和徒弟开始远出寻方

采药,广泛地向老农、渔夫、樵夫、铃医请教,足迹遍及湖北、安徽、江西、

湖南、江苏等地。万里跋涉,登过太和山、大别山、茅山、伏牛山等名山,

采集了许多珍贵的药物标本,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访问记录,为进一步研究整

理本草,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实际资料。这对于《本草纲目》的写作,有着

决定性意义。任何一个科学家,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除了切实掌握以往

的全部科学研究成果外,最重要的是获得足够的新的科学资料。李时珍大约

花费了15 年的时间,首先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步计划。

他的科学创造取得成功,秘密正在于此。他坚定地依靠群众,虚心地拜

他们为师,从他们那里细心地收集关于祖传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

像蜜蜂一样,勤采百花,以酿新蜜。他不作无米之炊,不求无本之木。他的

创造性思维加工,建立在丰富而可靠的药物学资料上。

李时珍这一时期的科学活动,突出地显示了几个特征:一是具有顽强的

开拓精神,这表现在他对工作不是得过且过,应付现实,而是永不满足,不

断进取;深入群众,进行社会调查,扎实占有第一手资料,汲取群众智慧来

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思想。二是进行刻苦的思维活动,他善于开动

脑筋,提出问题;一经发现问题,就要穷根究柢,不获得问题的解决,决不

甘休。三是具有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科学领域没有平坦的大道,他一无充

裕的经费,二无完整的资料,三无强有力的助手,凭着高尚的理想作支柱,

祖孙三代,师徒数人,克服万难,终于完成宏伟的科研任务。他的这些精神,

值得人们永远学习、纪念。

四、深思熟虑创立本草新体系

(1568—1578)

大约在1568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