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李时珍评传 > 第3部分(第4页)

第3部分(第4页)

充实,自信对医学是有所发明的。

在药学方面,凡是能看到的药学著作,也已经读过。《神农本草经》药

物味数不多,其三品分类法现已很不实用;《名医别录》虽出自名医陶弘景

之手,其中也有许多不妥的地方;《经史证类本草》集中药学之大成,算是

最完备的本草书,但自成书以来也已有400 多年,新的药物已大量发现,何

况其中有些药物图文并不一致,不少地方是有文无图,或有图无文,药物分

类上,更须大加改进。自信新编一部本草,其科学水平是可以大大提高的。

十多年来的临床辨证与药物考察,锻炼了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及科学研究方

法。一个科学家能否在科学领域超越前人,理论思维能力的锻炼,科学研究

方法的改进,具有决定作用。多年来,李时珍不但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善于

严肃地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决不轻易放过,把疑难留给别人。他总是抓住不

放,深入调查研究,务必解决。因此,他自信凭着自己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

精神,本草学中许多问题,通过主观努力,定能一一解决。

李时珍从医11 年之后, 1552 年当他35 岁时,毅然结束了单纯的开业

行医生涯,开始担当起重修本草的科学重任,一步一步地奋力向科学高峰攀

登。

三、万里跋涉采方问药

(1552—1567)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从1552 年开始,到1578 年完成,共经历了

27 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前16 年,采方问药。广泛收集资料;后11 年,

厘订纲目,三次修改定稿。

在第一阶段,李时珍的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阻碍,进展迟缓,困难重重。

他知难而进,紧紧地依靠群众,巧妙地排除干扰,克服困难。

当时最大的阻碍是社会不安定,缺乏研究科学技术的安定环境。李时珍

开始重修本草的那一年(1552 年),东邻倭寇入侵东南沿海诸省;次年,西

方殖民主义者葡萄牙人乘机强租我澳门。外寇压境,封建王朝十分恐慌。然

而昏庸的封建君主,并未惊醒过来,仍一味炼丹求仙,命令州县广采灵芝仙

草,进奉朝廷。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像唐宋时代那样,

由官家来主持重修本草,只挖空心思,收揽天下名医去为他们炼丹长生的卑

鄙目的服务。

1556 年,楚王府慕李时珍之名,把他请去给世子治病。病愈后,委他为

王府奉祠正,当个主管祭典的七品官,目的是要他兼管王府的”良医所”,

充当王府贵族的专用医生。一人王府,实际上就同广大群众隔绝了。楚王府

真正宠信的是一批专搞炼丹的道士,并不把名医李时珍放在服里。李时珍常

常对炼丹道士们的行为不满,故时时遭到他们的刁难。李时珍只好利用机会

走出王府,到蛇山观音阁去为群众诊病,以便于向群众寻方问药。1559 年,

皇家下诏招揽天下名医,李时珍被楚王府推荐人太医院。同太医院的老御医

相比,李时珍只算年轻无名之辈,因此很不受重视。他利用在太医院工作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