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结集的决定,毗舍离的僧侣颇不信服,于是另举行约有万人参加的会议,并判定上述十事为合法,就此形成了大众部和上座部。
第三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圆寂226年后,在阿育王统治时期,由于阿育王推崇佛理,每天在鸡园寺中供养上万名出家人,其中也有许多外道,因而经常引起争端。
于是,目犍连子帝须召集1000名僧众,在华氏城(即波多厘子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重新整理了《阿含经》。
集会之后,目犍连子帝须将不同派别的论点整理出来,形成《论事》,形成了佛教的第一部论著。
第四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圆寂674年后,在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500名比丘以世友尊者为上座,在迦湿弥罗举行了第四次结集,会上对以前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进行了总结,并对三藏作了详细的注解。
只是,经过不断的流传,只有一种注释保存下来,形成《大毗婆沙论》,从而小乘佛教的三藏基本成型。
看着佛教的形成事迹,思维意识的变缓,凌天才知道自己冥冥之中知道了什么。
许是‘佛魔双衍诀’的作用,还是识海思维放慢的缘故,凌天沉浸在《经籍纲要》中。
大乘佛教三藏的形成出现与‘龙树菩萨’有关,龙树菩萨的传记?,龙树在出家受戒后,不到三个月领悟已了小乘佛教全部的经要。
“尼玛,这是什么情况?”凌天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额牛人出现,三个月便顿悟了这么多的经要。
心绪的牵引,凌天的心神始终停留在《经籍纲要》中。
龙树菩萨一次路过雪山,在雪山的塔中遇见了一位老比丘,并从比丘那里机缘获得到《摩诃衍经》。
虽然他参悟了《摩诃衍经》,只是,机缘福泽不够,仍未参悟其奥义,便在水晶房中静坐深思,冥想其玄妙。
这时大龙菩萨怜悯他的痴心,就把他带到海中的龙宫,并将诸部深奥的方等经典传授给他。
后来,龙树菩萨在参悟了《摩诃衍经》和诸部方等经典后,创建了中观学派,大乘佛教至此完全建立。
后来不断的出现了一系列的经籍,分别是《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等,而龙树菩萨再次明悟,后续大乘经的《涅槃经》、《胜鬟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问世。。。。。。
“擦,这家伙竟然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不知道我有一天能否一见?”
看着看着,凌天的的心思如电急转。
密宗三藏是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主要经典,两本经典合起来被后人称之为《佛魔双衍诀》。
看到这里,凌天呆若木鸡。
“怎么了?”
一旁的林若溪,径自翻看着经籍,却是毫无头绪,随时注意着凌天的她,发觉凌天愣神,开口询问道。
“呵呵,没事,看的入迷了,你有收获么?”
“我看不出什么来,感觉云里雾里的!”
妩媚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林若溪摇了摇头。
不过,凌天知道自己修炼的‘佛魔双衍诀’便是《大日经》,心神全部心思投入到里面。
那些他不理解的东西,想要一窥究竟。
《大日经》相传是大日如来在金刚法界宫为金刚手传授的秘密佛经。
此经诀主要为众生开示了本有本觉曼荼罗,即众生本有的净菩提心,身、语、意三密方便等密宗诀。
其中注视了曼荼罗、灌顶、护摩、印契、真言等密宗修炼方法。
《金刚顶经》是密宗金刚界的根本大言经。
此经诀阐述了大圣释迦牟尼佛祖的终极修行理念,显示了寰宇真实的密法和密宗。
囊括了修行者的粗、细、微、精、妙诸脉,也阐明了即身成就、生命永恒的诀窍。
“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什么?”心中掀起的滔天巨浪,凌天久久的无法平息。
“小天,你眼睛里面怎么变得金光灿灿的?”就在凌天看得入神之际,一旁的林若溪却是发现凌天怪异的举止。
第一百二十一章 观识海讲经
“我或许是从里面参悟了什么玄机!”看着林若溪担心的目光,凌天模棱两可的道。
对于‘佛魔双衍诀’,凌天有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诠释。